落第長安
落第長安。唐代。常建。 家園好在尚留秦,恥作明時失路人??址旯世嵇L花笑,且向長安度一春。
[唐代]:常建
家園好在尚留秦,恥作明時失路人。
恐逢故里鶯花笑,且向長安度一春。
家園好在尚留秦,恥作明時失路人。
恐逢故裡鶯花笑,且向長安度一春。
考場失意,千百年來就是讀書人心中永遠的傷痛,無數(shù)士人在仕進之旅中嘗盡辛酸。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將這種情緒訴諸筆端。常建的《落第長安》和無名氏的《雜詩》就充分刻畫了金榜無名的失望和痛苦,無顏歸家的無奈與悲傷。
唐代詩人常建一生沉淪失意,《落第長安》是他落第失意之作。本詩以設疑起句,詩人本來有個充滿幸福和溫馨的家,但不能回去,還要留在異地他鄉(xiāng)。這種設疑的手法,促使讀者往下讀?!皭u”、“失路人”揭出了謎底——政治清明卻金榜無名,作者這個落榜之人只能無限羞愧。
作者不回家,是因為害怕家鄉(xiāng)的花鳥會恥笑于他。從“鶯花笑”三個字可以充分感受到作者的羞愧之深。花鳥都會恥笑他,那么人會怎么樣?結果不言而喻。詩人在這里運用擬人的手法移情于物,以虛寫實,用“鶯花笑”表現(xiàn)人的復雜情感,細膩而生動,讓人回味無窮。
既然害怕遭人恥笑,那就不回去了吧。可有家哪能不回呢?對家園的思念又是那樣的深切!詩人落第后的沮喪和有家難歸的無奈在詩中表現(xiàn)得極為深切,我們仿佛聽到了作者的無聲嗚咽,這種壓抑的情感,更讓人同情,更能引起失意人情感的共鳴。
唐代·常建的簡介
常建(708-765),唐代詩人,字號不詳,有說是邢臺人或說長安(今陜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長仕宦不得意,來往山水名勝,過著一個很長時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隱居鄂渚。大歷中,曾任盱眙尉。
...〔
? 常建的詩(64篇) 〕
明代:
釋函是
去年此日亂離中,霜葉寒花今又逢。雁羽不堪窮漠北,戍歌猶是大江東。
煙銷衰草橫塘靜,日照疏林秋浦紅。潦倒莫辭朝落帽,夜猿聲急白蘋風。
去年此日亂離中,霜葉寒花今又逢。雁羽不堪窮漠北,戍歌猶是大江東。
煙銷衰草橫塘靜,日照疏林秋浦紅。潦倒莫辭朝落帽,夜猿聲急白蘋風。
明代:
黎貞
山中博奕閑王質(zhì),谷口耕鋤老子真。那似淞江風景好,一竿長釣水粼粼。
山中博奕閑王質(zhì),谷口耕鋤老子真。那似淞江風景好,一竿長釣水粼粼。
宋代:
許棐
妾心如鏡面,一規(guī)秋水清。
郎心如鏡背,磨殺不分明。
妾心如鏡面,一規(guī)秋水清。
郎心如鏡背,磨殺不分明。
:
熊盛元
片魂終日繞禪扉,霧密空嗟燭影微。詩海波頹惟獨嘯,霜天月死竟安歸?
梅猶未坼知春遠,路欲重尋與世違。猛憶山中泉水澈,倚窗閑檢遂初衣。
片魂終日繞禪扉,霧密空嗟燭影微。詩海波頹惟獨嘯,霜天月死竟安歸?
梅猶未坼知春遠,路欲重尋與世違。猛憶山中泉水澈,倚窗閑檢遂初衣。
明代:
林熙春
為賦初衣愧不才,寧云幾動見幾回。起家忠諫勞天語,一字千金換不來。
為賦初衣愧不才,甯雲(yún)幾動見幾回。起家忠諫勞天語,一字千金換不來。
宋代:
趙伯溥
何事東皇不暫延,祝融今日遽當權。
匡床睡起渾無語,一握薰風入五弦。
何事東皇不暫延,祝融今日遽當權。
匡床睡起渾無語,一握薰風入五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