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元美 其二
寄元美 其二。明代。李攀龍。 聞君雨雪到青州,春盡鴻書未可求。莫問彈冠千載事,徒令把袂故人愁。浮云萬里中原色,落日孤城大海流。自昔風塵驅(qū)傲吏,還能伏枕向清秋。
[明代]:李攀龍
聞君雨雪到青州,春盡鴻書未可求。莫問彈冠千載事,徒令把袂故人愁。
浮云萬里中原色,落日孤城大海流。自昔風塵驅(qū)傲吏,還能伏枕向清秋。
聞君雨雪到青州,春盡鴻書未可求。莫問彈冠千載事,徒令把袂故人愁。
浮雲(yún)萬裡中原色,落日孤城大海流。自昔風塵驅(qū)傲吏,還能伏枕向清秋。
唐代·李攀龍的簡介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fù)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lǐng)袖人物,被尊為“宗工巨匠”。主盟文壇20余年,其影響及于清初。
...〔
? 李攀龍的詩(882篇) 〕
:
嚴嵩
魯衛(wèi)親藩大,衡廬楚道長。除書登國傅,歸棹指江□。
仙醞濃堪致,家音近易將。河間今禮樂,陪從有□□。
魯衛(wèi)親藩大,衡廬楚道長。除書登國傅,歸棹指江□。
仙醞濃堪緻,家音近易將。河間今禮樂,陪從有□□。
明代:
王鏊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
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復(fù)嗟。
我年三十九,白髭有一莖。當時初見之,妻子殊為驚。
今年四十二,白者日益多。朝來明鏡中,對之不複嗟。
明代:
郭之奇
披衣及曉赴初光,山課催人亦太忙。一路蕪煙須盡掃,滿空松雪正飛揚。
披衣及曉赴初光,山課催人亦太忙。一路蕪煙須盡掃,滿空松雪正飛揚。
明代:
祁順
平生養(yǎng)親知愛日,片心純孝誰能識。別來三載又言旋,思向高堂奉顏色。
古言親在不遠游,侍養(yǎng)有違人子責。我懷圣善未許歸,寸草難報三春德。
平生養(yǎng)親知愛日,片心純孝誰能識。別來三載又言旋,思向高堂奉顔色。
古言親在不遠遊,侍養(yǎng)有違人子責。我懷聖善未許歸,寸草難報三春德。
明代:
王恭
渴莫飲污渠水,饑莫食衰草根。孟諸桃林春正綠,洞庭笠澤多清源。
五侯櫪上皆驄馬,笑殺田翁事耕稼。陰山勁卒氣偏豪,幾日銷兵賣寶刀。
渴莫飲污渠水,饑莫食衰草根。孟諸桃林春正綠,洞庭笠澤多清源。
五侯櫪上皆驄馬,笑殺田翁事耕稼。陰山勁卒氣偏豪,幾日銷兵賣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