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歌
菊花歌。宋代。鄭思肖。 太極之髓日之精,生出天地秋風身。萬木搖落百草死,正色與秋爭光明。背時獨立抱寂寞,心香貞烈透寥廓。至死不變英氣多,舉頭南山高嵯峨。
[宋代]:鄭思肖
太極之髓日之精,生出天地秋風身。萬木搖落百草死,正色與秋爭光明。
背時獨立抱寂寞,心香貞烈透寥廓。至死不變英氣多,舉頭南山高嵯峨。
太極之髓日之精,生出天地秋風身。萬木搖落百草死,正色與秋爭光明。
背時獨立抱寂寞,心香貞烈透寥廓。至死不變英氣多,舉頭南山高嵯峨。
唐代·鄭思肖的簡介
鄭思肖(1241~1318)宋末詩人、畫家,連江(今屬福建)人。原名不詳,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國姓趙的組成部分。字憶翁,表示不忘故國;號所南,日常坐臥,要向南背北。亦自稱菊山后人、景定詩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學上舍生應博學鴻詞試。元軍南侵時,曾向朝廷獻抵御之策,未被采納。后客居吳下,寄食報國寺。鄭思肖擅長作墨蘭,花葉蕭疏而不畫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奪。有詩集《心史》、《鄭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圖詩集》等。
...〔
? 鄭思肖的詩(281篇) 〕
元代:
丁復
江上休為郡,淮邊入戰(zhàn)場。徑來悲棹短,避去恐謀□。
夾道松行直,臨池蘚甃方。蕭然忘執(zhí)熱,宴坐有清涼。
江上休為郡,淮邊入戰(zhàn)場。徑來悲棹短,避去恐謀□。
夾道松行直,臨池蘚甃方。蕭然忘執(zhí)熱,宴坐有清涼。
宋代:
釋寶曇
我自歸帆急鼓催,君先一騎抗塵回。
誰知北海樽罍底,親見東軒長老來。
我自歸帆急鼓催,君先一騎抗塵回。
誰知北海樽罍底,親見東軒長老來。
宋代:
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會計時。進退云山為主判,陶镕水竹是兼司。
鶯花舊管三千首,風月初收二百題。歲暮又須行考課,堯夫非是愛吟詩。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會計時。進退雲(yún)山為主判,陶镕水竹是兼司。
鶯花舊管三千首,風月初收二百題。歲暮又須行考課,堯夫非是愛吟詩。
宋代:
劉敞
梧臺有沈璞,由來非一春。時無司南駕,自比連城珍。
寧如昆邱叟,相與笑緇磷。勿以名夸世,而將暗投人。
梧臺有沈璞,由來非一春。時無司南駕,自比連城珍。
甯如昆邱叟,相與笑緇磷。勿以名誇世,而將暗投人。
明代:
李之世
黃云山下漏聲聲,記得同師采藥行。莎徑稻田捫露遍,擷來蔓草不知名。
黃雲(yún)山下漏聲聲,記得同師采藥行。莎徑稻田捫露遍,擷來蔓草不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