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
再和。宋代。王洋。 故人客玄都,結茅臨子午。慈親哺童稚,十口共甘苦。門橫百瑯玕,永日不受暑。浮名博煙霞,掉臂終不許。聽我讀新詩,小侯趨大府。揮毫散珠玉,風帆轉驚渚。北郭鄭仙翁,襟懷兩虛佇。尹氏才振古,仙翁筆端語。矛戈角森橫,畚插起云雨。應笑窮巷生,蓬蒿半垣堵。所喜樂豐登,粒米不須數(shù)。況從名士游,真可釋羈旅。愿君分馀光,下照及鄰女。切勿必好音,文典實不與。
[宋代]:王洋
故人客玄都,結茅臨子午。
慈親哺童稚,十口共甘苦。
門橫百瑯玕,永日不受暑。
浮名博煙霞,掉臂終不許。
聽我讀新詩,小侯趨大府。
揮毫散珠玉,風帆轉驚渚。
北郭鄭仙翁,襟懷兩虛佇。
尹氏才振古,仙翁筆端語。
矛戈角森橫,畚插起云雨。
應笑窮巷生,蓬蒿半垣堵。
所喜樂豐登,粒米不須數(shù)。
況從名士游,真可釋羈旅。
愿君分馀光,下照及鄰女。
切勿必好音,文典實不與。
故人客玄都,結茅臨子午。
慈親哺童稚,十口共甘苦。
門橫百瑯玕,永日不受暑。
浮名博煙霞,掉臂終不許。
聽我讀新詩,小侯趨大府。
揮毫散珠玉,風帆轉驚渚。
北郭鄭仙翁,襟懷兩虛佇。
尹氏才振古,仙翁筆端語。
矛戈角森橫,畚插起雲(yún)雨。
應笑窮巷生,蓬蒿半垣堵。
所喜樂豐登,粒米不須數(shù)。
況從名士遊,真可釋羈旅。
願君分馀光,下照及鄰女。
切勿必好音,文典實不與。
唐代·王洋的簡介
(1087—1154)宋楚州山陽人,字元渤。王資深子。徽宗宣和六年進士。高宗紹興初詔試館職,歷秘書省正字、校書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誥。十年以權發(fā)遣吉州換邵武軍。洪皓使金歸,人無敢過其居,洋獨與往來,為人誣告與聞洪皓欺世飛語,以直徽猷閣出知饒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號王南池。善詩文,其詩極意鏤刻,文章以溫雅見長。有《東牟集》。
...〔
? 王洋的詩(435篇) 〕
宋代:
蔡襄
七年相別復相逢,墻外千枝依舊紅。
只有蒼顏日憔悴,奈緣多感泣春風。
七年相別複相逢,牆外千枝依舊紅。
隻有蒼顔日憔悴,奈緣多感泣春風。
宋代:
王十朋
九郡饑民望使軺,陽春有腳不辭遙。更須速返鄱君國,莫遣詩筒久寂寥。
九郡饑民望使軺,陽春有腳不辭遙。更須速返鄱君國,莫遣詩筒久寂寥。
明代:
李之世
誰道云中別有廛,斜陽數(shù)點帶炊煙。山前石耳無人摘,攜得癭瓢試澗泉。
誰道雲(yún)中別有廛,斜陽數(shù)點帶炊煙。山前石耳無人摘,攜得癭瓢試澗泉。
:
樓鑰
漕臺生處寢之床,叢桂還分一葉芳。
紅藥階邊懷老謝,桃花觀里憶劉郎。
漕臺生處寢之床,叢桂還分一葉芳。
紅藥階邊懷老謝,桃花觀裡憶劉郎。
明代:
林光
斯文曾未識荊州,多少明珠惜暗投。畫舫莫隨流水去,白云多被好山留。
掃除俗慮新茅筆,披過寒冬老布裘。未了乾坤男子事,幾宜擔負幾宜休。
斯文曾未識荊州,多少明珠惜暗投。畫舫莫隨流水去,白雲(yún)多被好山留。
掃除俗慮新茅筆,披過寒冬老布裘。未了乾坤男子事,幾宜擔負幾宜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