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臺上憶吹簫
鳳凰臺上憶吹簫。清代。顧貞觀。 潤逼琴絲,膩勻箋粉,困人終日廉纖。似春眠未覺,宿醉相兼。一種無聊心緒,誰還理、舊素新縑。愁來也,王肌生粟,悄覺寒嚴。鳒鳒。何曾比目,向百尺竿頭,斷送枯鲇。想當初崖蜜,知為誰甜。挑取羅巾袖口,將往字、細嚙重挦。拚狼藉,墨痕清淚,小印紅鈴。
[清代]:顧貞觀
潤逼琴絲,膩勻箋粉,困人終日廉纖。似春眠未覺,宿醉相兼。
一種無聊心緒,誰還理、舊素新縑。愁來也,王肌生粟,悄覺寒嚴。
鳒鳒。何曾比目,向百尺竿頭,斷送枯鲇。想當初崖蜜,知為誰甜。
挑取羅巾袖口,將往字、細嚙重挦。拚狼藉,墨痕清淚,小印紅鈴。
潤逼琴絲,膩勻箋粉,困人終日廉纖。似春眠未覺,宿醉相兼。
一種無聊心緒,誰還理、舊素新縑。愁來也,王肌生粟,悄覺寒嚴。
鳒鳒。何曾比目,向百尺竿頭,斷送枯鲇。想當初崖蜜,知為誰甜。
挑取羅巾袖口,將往字、細齧重挦。拚狼藉,墨痕清淚,小印紅鈴。
唐代·顧貞觀的簡介
顧貞觀(1637-1714)清代文學家。原名華文,字遠平、華峰,亦作華封,號梁汾,江蘇無錫人。明末東林黨人顧憲成四世孫。康熙五年舉人,擢秘書院典籍。曾館納蘭相國家,與相國子納蘭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讀書終老。貞觀工詩文,詞名尤著,著有《彈指詞》、《積書巖集》等。顧貞觀與陳維嵩、朱彝尊并稱明末清初“詞家三絕”,同時又與納蘭性德、曹貞吉共享“京華三絕”之譽。
...〔
? 顧貞觀的詩(183篇) 〕
明代:
于慎行
魯國諸生舊有文,又從投筆際風云。王孫盡自迷歸路,卿子誰知號冠軍。
櫪上驊騮天廄馬,帳前鼓角羽林群。同時年少還相憶,曉月山城更夢君。
魯國諸生舊有文,又從投筆際風雲(yún)。王孫盡自迷歸路,卿子誰知號冠軍。
櫪上驊騮天廄馬,帳前鼓角羽林群。同時年少還相憶,曉月山城更夢君。
清代:
屈大均
我自三云塞,來歸百粵城。故人離別盡,邊地姓名輕。
孔雀自相妒,梅花無此情。如君是知己,應解識生平。
我自三雲(yún)塞,來歸百粵城。故人離別盡,邊地姓名輕。
孔雀自相妒,梅花無此情。如君是知己,應解識生平。
清代:
謝道承
墻角光仍隱,檐牙淡欲流。葛衣涼似水,板屋靜于秋。
山鬼吊燈暝,林鴉繞樹幽。關河同一照,惆悵此淹留。
牆角光仍隱,檐牙淡欲流。葛衣涼似水,闆屋靜于秋。
山鬼吊燈暝,林鴉繞樹幽。關河同一照,惆悵此淹留。
清代:
商可
柔綠陰無際,垂簾晝似年。鶯聲催午課,花氣擁春眠。
向母尋眉譜,隨兄治硯田。潛心看內則,鈔得兩三篇。
柔綠陰無際,垂簾晝似年。鶯聲催午課,花氣擁春眠。
向母尋眉譜,隨兄治硯田。潛心看內則,鈔得兩三篇。
明代:
袁宏道
壁上苔痕字,回頭十二年。方平猶眼底,江令是生前。
童子來扶杖,山僧試煮泉。浪中驚準出,塔下古蛟眠。
壁上苔痕字,回頭十二年。方平猶眼底,江令是生前。
童子來扶杖,山僧試煮泉。浪中驚準出,塔下古蛟眠。
宋代:
朱熹
微吟澤畔幾扶筇,自笑摧頹一禿翁。羞見芙蓉好顏色,且憑詩律傲西風。
微吟澤畔幾扶筇,自笑摧頹一禿翁。羞見芙蓉好顔色,且憑詩律傲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