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姝媚 崇孝寺牡丹
三姝媚 崇孝寺牡丹。近現(xiàn)代。陳方恪。 籠鶯初喚起。撩晴絲芳菲,鈿車如水。錦障街南,認翠翹金暖,綠煙垂地。玉蕊唐昌,應換卻、仙家塵世。鳳吹歸來,瀲滟韶華,好天沉醉。何似千嬌羅綺。問第一昭陽,那人能比。穩(wěn)護雕闌,對露晞妝鏡,粉融香膩。夢覺傾城,偏誤了、平章門第。記取春風詞句,閒情自理。
[近現(xiàn)代]:陳方恪
籠鶯初喚起。撩晴絲芳菲,鈿車如水。錦障街南,認翠翹金暖,綠煙垂地。
玉蕊唐昌,應換卻、仙家塵世。鳳吹歸來,瀲滟韶華,好天沉醉。
何似千嬌羅綺。問第一昭陽,那人能比。穩(wěn)護雕闌,對露晞妝鏡,粉融香膩。
夢覺傾城,偏誤了、平章門第。記取春風詞句,閒情自理。
籠鶯初喚起。撩晴絲芳菲,鈿車如水。錦障街南,認翠翹金暖,綠煙垂地。
玉蕊唐昌,應換卻、仙家塵世。鳳吹歸來,瀲滟韶華,好天沉醉。
何似千嬌羅綺。問第一昭陽,那人能比。穩(wěn)護雕闌,對露晞妝鏡,粉融香膩。
夢覺傾城,偏誤了、平章門第。記取春風詞句,閒情自理。
唐代·陳方恪的簡介
陳方恪(1891—1966)字彥通,齋號屯云閣、浩翠樓、鸞陂草堂。江西義寧(今修水)人,陳三立第四子,陳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稱其為“陳家老七”、“彥老七”。光緒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陳寶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內。受家學影響,從小習詩詞文章,傳承散原老人文脈。師從陳銳、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鄭文焯、陳衍、鄭孝胥等詩詞名家點撥,詩名在其兄陳衡恪、陳隆恪、陳寅恪之上。陳方恪大半生風流倜儻,名士氣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鎮(zhèn)稱為“金陵最后一個貴族”。
...〔
? 陳方恪的詩(135篇) 〕
明代:
陳墀
軺車兩度海之涯,歷歷云山眺望賒。鬟髻短裙歸洞女,蓬門矮屋賣鹽家。
半生不愧關西節(jié),萬頃還乘博望槎。贏得耕農笑相迓,道傍爭獻長官茶。
軺車兩度海之涯,曆曆雲山眺望賒。鬟髻短裙歸洞女,蓬門矮屋賣鹽家。
半生不愧關西節(jié),萬頃還乘博望槎。贏得耕農笑相迓,道傍爭獻長官茶。
宋代:
王十朋
九郡饑民望使軺,陽春有腳不辭遙。更須速返鄱君國,莫遣詩筒久寂寥。
九郡饑民望使軺,陽春有腳不辭遙。更須速返鄱君國,莫遣詩筒久寂寥。
明代:
邊貢
書來休更問新銜,蹇命非才久自諳。游屐謾誇探虎窟,釣竿何用狎龍?zhí)丁?/p>
終知展季三宜黜,豈但嵇康七不堪。傳語故交虛北望,已看華發(fā)住江南。
書來休更問新銜,蹇命非才久自諳。遊屐謾誇探虎窟,釣竿何用狎龍?zhí)丁?/p>
終知展季三宜黜,豈但嵇康七不堪。傳語故交虛北望,已看華發(fā)住江南。
明代:
羅洪先
金臺初獻策,彤管受咨詢。寶劍虛知已,青芻愧古人。
十年操別鶴,千載著傷麟。日暮寒江上,孤云對白蘋。
金臺初獻策,彤管受咨詢。寶劍虛知已,青芻愧古人。
十年操別鶴,千載著傷麟。日暮寒江上,孤雲對白蘋。
:
汪東
南畦北壟青無際。社社忙供蔬果市。芥姜接葉長兒孫,瓜豆纏藤成姊妹。
不教寸土輕拋棄。人力偏能窮地利。農家一語味深長,只有懶人無懶地。
南畦北壟青無際。社社忙供蔬果市。芥姜接葉長兒孫,瓜豆纏藤成姊妹。
不教寸土輕拋棄。人力偏能窮地利。農家一語味深長,隻有懶人無懶地。
宋代:
釋道川
蝴蜂休戀舊時窼,五百郎君不奈何。欲火逼來無走路,癡心要上白牛車。
門前羊鹿權為喻,室內啀喍總是訛。蓬?臭煙相惱處,出身不用動干戈。
蝴蜂休戀舊時窼,五百郎君不奈何。欲火逼來無走路,癡心要上白牛車。
門前羊鹿權為喻,室內啀喍總是訛。蓬?臭煙相惱處,出身不用動幹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