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拼音版
宋代:朱熹
九-朱熹
懷山不能寐,中宵命行軒。亭午息畏景,薄暮登危巒。
峻極踰百磴,縈紆欲千盤。行行遂曛黑,月落天風(fēng)寒。
羽人候中涂,良朋集林端。問我何所迫,而嘗茲險艱。
疲勞既云極,饑渴不能言。投裝臥中丘,幸此一室寬。
怒號竟永夕,客枕無時安。旦起辟幽戶,竹樹青檀欒。
驚喜非昔睹,披尋得新觀。淹留十日期,俯仰有馀歡。
寄語后來子,勿辭行路難。
唐代·朱熹的簡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云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謚文,又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學(xué)家、思想家、哲學(xué)家、教育家、詩人、閩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杰出的弘揚儒學(xué)的大師。
...〔
? 朱熹的詩(118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