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政猛于虎
苛政猛于虎。兩漢。佚名。 孔子過泰山側(cè),有婦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倍唬骸叭弧N粽呶峋怂烙诨?,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識(shí)之:苛政猛于虎也。” 出自《十三經(jīng)注疏》本《禮記·檀弓下》。
孔子過泰山側(cè),有婦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倍唬骸叭弧N粽呶峋怂烙诨?,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狈蜃釉唬骸昂螢椴蝗ヒ玻俊痹唬骸盁o苛政?!狈蜃釉唬骸靶∽幼R(shí)之:苛政猛于虎也。”
出自《十三經(jīng)注疏》本《禮記·檀弓下》。
苛政猛于虎譯文及注釋
譯文
孔子路過泰山邊,有個(gè)婦人在墳?zāi)古钥薜煤鼙瘋???鬃臃鲋嚽暗姆职迓犞?,派子路問她說:“你這樣哭,真好像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她就說:“是啊!以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老虎口中,現(xiàn)在我兒子又被虎咬死了。”孔子說:“為什么不離開這里呢?”婦女回答說:“(因?yàn)椋┻@里沒有殘暴的政令?!笨鬃诱f:“子路要記住,殘暴的政令比老虎還要可怕!”
注釋
式:同“軾”,車前的伏手板,這里用作動(dòng)詞 扶著車前的扶手板。
子路(前542——前480):孔子弟子,魯國卞(今山東省泗水縣)人,仲氏,名由,一字季路。
壹:真是,實(shí)在。(4)而:乃。
然:是這樣的。
舅:丈夫的父親(指公公)。古以舅姑稱公婆。
焉:于此,在此。
去:離開。
苛政:繁重的徭役賦稅。
小子:古時(shí)長輩對晚輩,或老師對學(xué)生的稱呼。
識(shí)(zhì):同“志”,記住。
苛政猛于虎鑒賞
這篇文章通過“苛政”與“猛虎”的絕妙對比,形象生動(dòng)地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者的殘暴本性,對封建暴政的鞭撻入木三分。祖孫三代命喪虎口,令人悲憫。但可悲的不在于老虎吃人,而在于以身飼虎卻難舍其地。那悲凄老婦的一席話,那一條條離去的鮮活生命,是對當(dāng)政者,尤其是昏庸殘暴者的血淚控訴。孔子提出“德治”,“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論語·為政》);孟子提出施“仁政”,“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也”(《孟子·梁惠王下》)。表達(dá)的都是儒家的政治主張。這則故事,形象地說明了“苛政猛于虎”的道理,發(fā)人深省。
猜你喜歡
牡丹百詠 其十
紅玉肌容艷有神,九天飛下一仙真。垂頭雨后猶傾國,點(diǎn)額風(fēng)前欲喚人。
龍腦薰成香世界,蝶翎逗落錦埃塵。春光得我方能麗,笑殺凡花號(hào)麗春。
游萬松山寺
墨水東馳一鑒懸,隔江幽趣浩無邊。閒憑古剎峰千點(diǎn),遠(yuǎn)望春波水滿田。
野客到時(shí)鷗自狎,禪僧定后鶴初旋。重尋未有三生約,一笑歸來月滿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