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劉攽的詩 >
鄧圣求往為武昌令刻石元次山洼尊及蘇子瞻謫官黃州游武昌見前刻后同在翰林因有詩示余余為次韻和之
鄧圣求往為武昌令刻石元次山洼尊及蘇子瞻謫官黃州游武昌見前刻后同在翰林因有詩示余余為次韻和之
鄧圣求往為武昌令刻石元次山洼尊及蘇子瞻謫官黃州游武昌見前刻后同在翰林因有詩示余余為次韻和之。宋代。劉攽。 側(cè)江小屋香酒醅,出林繚徑叢花栽。溪風(fēng)暫過響修竹,嶺雪未盡兼寒梅。往游武昌值佳境,白云漫漫縈崔嵬。孫家舊事頗可見,樊山杳靄臨釣臺。赤壁樓船不馀燼,屬車豹尾空塵埃。埋名腐骨彼誰子,正見邱墟黃土堆。三分割據(jù)亦徒話,今人尚為羞瓶罍。謝公伏令首佳句,游衍相與期江隈。次山孟宰繼有作,洼尊取飲摩蒼苔。兩公雄才又超拔,明珠照人眸瞼開。騰龍始知爪牙壯,掣鷹無復(fù)毛羽摧。腰金佩魚見官秩,不似遷客談象雷。朝廷一入不得出,丘壑何事煩公來。南人歌聲易慷慨,公詩感激成嘆哀。
[宋代]:劉攽
側(cè)江小屋香酒醅,出林繚徑叢花栽。溪風(fēng)暫過響修竹,嶺雪未盡兼寒梅。
往游武昌值佳境,白云漫漫縈崔嵬。孫家舊事頗可見,樊山杳靄臨釣臺。
赤壁樓船不馀燼,屬車豹尾空塵埃。埋名腐骨彼誰子,正見邱墟黃土堆。
三分割據(jù)亦徒話,今人尚為羞瓶罍。謝公伏令首佳句,游衍相與期江隈。
次山孟宰繼有作,洼尊取飲摩蒼苔。兩公雄才又超拔,明珠照人眸瞼開。
騰龍始知爪牙壯,掣鷹無復(fù)毛羽摧。腰金佩魚見官秩,不似遷客談象雷。
朝廷一入不得出,丘壑何事煩公來。南人歌聲易慷慨,公詩感激成嘆哀。
側(cè)江小屋香酒醅,出林繚徑叢花栽。溪風(fēng)暫過響修竹,嶺雪未盡兼寒梅。
往遊武昌值佳境,白雲(yún)漫漫縈崔嵬。孫家舊事頗可見,樊山杳靄臨釣臺。
赤壁樓船不馀燼,屬車豹尾空塵埃。埋名腐骨彼誰子,正見邱墟黃土堆。
三分割據(jù)亦徒話,今人尚為羞瓶罍。謝公伏令首佳句,遊衍相與期江隈。
次山孟宰繼有作,窪尊取飲摩蒼苔。兩公雄才又超拔,明珠照人眸瞼開。
騰龍始知爪牙壯,掣鷹無複毛羽摧。腰金佩魚見官秩,不似遷客談象雷。
朝廷一入不得出,丘壑何事煩公來。南人歌聲易慷慨,公詩感激成歎哀。
唐代·劉攽的簡介
劉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學(xué)家,劉敞之弟。字貢夫,一作貢父、贛父,號公非。臨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說江西樟樹人。慶歷進士,歷任曹州、兗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書舍人。一生潛心史學(xué),治學(xué)嚴謹。助司馬光纂修《資治通鑒》,充任副主編,負責(zé)漢史部分,著有《東漢刊誤》等。
...〔
? 劉攽的詩(796篇) 〕
明代:
陳墀
軺車兩度海之涯,歷歷云山眺望賒。鬟髻短裙歸洞女,蓬門矮屋賣鹽家。
半生不愧關(guān)西節(jié),萬頃還乘博望槎。贏得耕農(nóng)笑相迓,道傍爭獻長官茶。
軺車兩度海之涯,曆曆雲(yún)山眺望賒。鬟髻短裙歸洞女,蓬門矮屋賣鹽家。
半生不愧關(guān)西節(jié),萬頃還乘博望槎。贏得耕農(nóng)笑相迓,道傍爭獻長官茶。
清代:
張邦柱
白日悲歌荔子丹,愚溪橋下水漫漫。柳公巖古長留姓,司馬塘今尚紀官。
遺廟兩州尸祝在,穹碑一片墨痕殘。清時無復(fù)徵蛇乳,閭左恬熙賦役寬。
白日悲歌荔子丹,愚溪橋下水漫漫。柳公巖古長留姓,司馬塘今尚紀官。
遺廟兩州屍祝在,穹碑一片墨痕殘。清時無複徵蛇乳,閭左恬熙賦役寬。
清代:
夏曾佑
日暮江逾闊,秋深水不波。寒沙求食鳥,遠浦挽船歌。
萬物艱辛里,勞生感慨多。低回思作者,此意欲如何。
日暮江逾闊,秋深水不波。寒沙求食鳥,遠浦挽船歌。
萬物艱辛裡,勞生感慨多。低回思作者,此意欲如何。
宋代:
晁補之
斗雞擊劍鄴王臺,萬古英雄死不埋。
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螢白首亦常材。
鬥雞擊劍鄴王臺,萬古英雄死不埋。
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螢白首亦常材。
宋代:
王安石
泊船香爐峰,始與子相識。寄書邗江上,詒我峰下石。
緣以湘水竹,攜持與南北。永懷故人歡,不愿百金易。
泊船香爐峰,始與子相識。寄書邗江上,詒我峰下石。
緣以湘水竹,攜持與南北。永懷故人歡,不願百金易。
元代:
王惲
鐵輿動地來,獵火燼九縣。睢陽東南沖,江淮國所援。
蔽遮不使前,恢復(fù)可立見。二公明此機,死守誓不變。
鐵輿動地來,獵火燼九縣。睢陽東南沖,江淮國所援。
蔽遮不使前,恢複可立見。二公明此機,死守誓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