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衛(wèi)處士蒿
贈衛(wèi)處士蒿。清代。顧炎武。 拘疾來河?xùn)|,息此澮水旁。寒禽繞疏枝,百卉沾微霜。幸逢同方友,典墳共相將。逢萌既解冠,范丹亦絕糧。弦歌足自遣,感慨論百王。王赧遂頓首,孝獻封山陽。一身殉社稷,自古無先皇。與君同歲生,中年歷興亡。衰遲數(shù)儔輩,落落晨星行。旅懷正郁邑,矧乃多病妨。著書陳治本,庶以回穹蒼。遙遙千載心,眷眷桑榆光。
[清代]:顧炎武
拘疾來河?xùn)|,息此澮水旁。寒禽繞疏枝,百卉沾微霜。
幸逢同方友,典墳共相將。逢萌既解冠,范丹亦絕糧。
弦歌足自遣,感慨論百王。王赧遂頓首,孝獻封山陽。
一身殉社稷,自古無先皇。與君同歲生,中年歷興亡。
衰遲數(shù)儔輩,落落晨星行。旅懷正郁邑,矧乃多病妨。
著書陳治本,庶以回穹蒼。遙遙千載心,眷眷桑榆光。
拘疾來河?xùn)|,息此澮水旁。寒禽繞疏枝,百卉沾微霜。
幸逢同方友,典墳共相將。逢萌既解冠,範丹亦絕糧。
弦歌足自遣,感慨論百王。王赧遂頓首,孝獻封山陽。
一身殉社稷,自古無先皇。與君同歲生,中年曆興亡。
衰遲數(shù)儔輩,落落晨星行。旅懷正郁邑,矧乃多病妨。
著書陳治本,庶以回穹蒼。遙遙千載心,眷眷桑榆光。
唐代·顧炎武的簡介
顧炎武(1613.7.15-1682.2.15),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江蘇省昆山市)千燈鎮(zhèn)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后,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經(jīng)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韻補正》、《古音表》、《詩本音》、《唐韻正》、《音論》、《金石文字記》、《亭林詩文集》等。
...〔
? 顧炎武的詩(280篇) 〕
近現(xiàn)代:
朱青長
戲挽鴻濛訪赤松,瑤池車駕幾人從。迷途具茨悲前馬,沸鼎殘羹欲豢龍。
貝闕漸深云叆叇,天衣璀璨玉丁東。塵堆已隔方壺遠,怕問蓬山第二峰。
戲挽鴻濛訪赤松,瑤池車駕幾人從。迷途具茨悲前馬,沸鼎殘羹欲豢龍。
貝闕漸深雲(yún)叆叇,天衣璀璨玉丁東。塵堆已隔方壺遠,怕問蓬山第二峰。
宋代:
方岳
雪花飛盡江頭蘆,秋崖有屋窗未糊。
嗅梅自可了孤寂,燃竹相與留須臾。
雪花飛盡江頭蘆,秋崖有屋窗未糊。
嗅梅自可了孤寂,燃竹相與留須臾。
宋代:
林干
臺教源流遠,高明紹梵音。扶桑紅日近,華頂白云深。
清磬度山翠,黃花匝地金。三乘示方便,萬法總惟心。
臺教源流遠,高明紹梵音。扶桑紅日近,華頂白雲(yún)深。
清磬度山翠,黃花匝地金。三乘示方便,萬法總惟心。
明代:
袁華
昔陪張外史,躡云上崔嵬。前登風篁嶺,酌泉蒼蘚堆。
后度麥岡重,荒墳際蒿萊。陵谷嗟變遷,覽茲良悲哉。
昔陪張外史,躡雲(yún)上崔嵬。前登風篁嶺,酌泉蒼蘚堆。
後度麥岡重,荒墳際蒿萊。陵谷嗟變遷,覽茲良悲哉。
宋代:
李新
霧捲馬蹄塵自起,東風送渡咸陽水。故園花木綠成圍,猶向關(guān)中見桃李。
聞道春前雪最深,行人僵死薪如金。羲和不肯為日馭,潛入北海分幽陰。
霧捲馬蹄塵自起,東風送渡鹹陽水。故園花木綠成圍,猶向關(guān)中見桃李。
聞道春前雪最深,行人僵死薪如金。羲和不肯為日馭,潛入北海分幽陰。
明代:
鄧云霄
冊子澄霜氣,沿江木葉紛。灘牙寒噴雪,巖腹暖蒸云。
處處逢漁父,行行入鹿群。誰言方外吏,尚愧北山文。
冊子澄霜氣,沿江木葉紛。灘牙寒噴雪,巖腹暖蒸雲(yún)。
處處逢漁父,行行入鹿群。誰言方外吏,尚愧北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