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陳必尚題山水圖
為陳必尚題山水圖。明代。王恭。 太常積飛翠,朝夕侵我廬。嚴(yán)公湖上水,色映靈臺虛。雁峰屋上三山峭,散帙鳴琴亦高妙。半榻閒云鶴夢醒,一簾初日藤花笑。顧余性癖愛清暉,終日相過盡醉歸。幾度離家聲別調(diào),何時(shí)恩許卸朝衣。黃花九月高樓酒,無那明朝又分手。座中應(yīng)感去年人,馬上空攀未霜柳。酌酒看山興暫同,君家兄弟氣如虹。萍蹤自愧無南北,聊寄相思水墨中。
[明代]:王恭
太常積飛翠,朝夕侵我廬。嚴(yán)公湖上水,色映靈臺虛。
雁峰屋上三山峭,散帙鳴琴亦高妙。半榻閒云鶴夢醒,一簾初日藤花笑。
顧余性癖愛清暉,終日相過盡醉歸。幾度離家聲別調(diào),何時(shí)恩許卸朝衣。
黃花九月高樓酒,無那明朝又分手。座中應(yīng)感去年人,馬上空攀未霜柳。
酌酒看山興暫同,君家兄弟氣如虹。萍蹤自愧無南北,聊寄相思水墨中。
太常積飛翠,朝夕侵我廬。嚴(yán)公湖上水,色映靈臺虛。
雁峰屋上三山峭,散帙鳴琴亦高妙。半榻閒雲(yún)鶴夢醒,一簾初日藤花笑。
顧餘性癖愛清暉,終日相過盡醉歸。幾度離家聲別調(diào),何時(shí)恩許卸朝衣。
黃花九月高樓酒,無那明朝又分手。座中應(yīng)感去年人,馬上空攀未霜柳。
酌酒看山興暫同,君家兄弟氣如虹。萍蹤自愧無南北,聊寄相思水墨中。
唐代·王恭的簡介
王恭(1343-? ),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游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shí)。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fēng)多凄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fēng)臺清嘯》等。
...〔
? 王恭的詩(810篇) 〕
清代:
戴亨
陰云留過客,攜雨到柴門。杯酒謀鄰叟,園蔬乞近村。
深燈連曙柝,幽夢繞山樊。自古唯蕭索,方知重友倫。
陰雲(yún)留過客,攜雨到柴門。杯酒謀鄰叟,園蔬乞近村。
深燈連曙柝,幽夢繞山樊。自古唯蕭索,方知重友倫。
宋代:
周紫芝
水遠(yuǎn)山長何處去,欲行人似孤云。十分瘦損沈休文。
忍將秋水鏡,容易與君分。
水遠(yuǎn)山長何處去,欲行人似孤雲(yún)。十分瘦損沈休文。
忍將秋水鏡,容易與君分。
近現(xiàn)代:
黃綺
院深人寂寂。怯細(xì)雨朝寒,睡濃無力。臨軒一聲笛。
甚驚心難定,玉階孤立。蜂翻蝶集,便迷了歸途應(yīng)憶。
院深人寂寂。怯細(xì)雨朝寒,睡濃無力。臨軒一聲笛。
甚驚心難定,玉階孤立。蜂翻蝶集,便迷了歸途應(yīng)憶。
明代:
潘希曾
匹馬空山日易移,裹糧篝火傍崖炊。誰言野食無供帳,鳥作笙簫樹作帷。
匹馬空山日易移,裹糧篝火傍崖炊。誰言野食無供帳,鳥作笙簫樹作帷。
宋代:
呂陶
掛冠歸后愛林泉,擇地為亭欲看山。清畫絕無塵坌到,白云常與性情閒。
詩書教子雍容外,琴酒娛賓笑傲間。堂構(gòu)不隳門有慶,綵衣終約錦衣還。
掛冠歸後愛林泉,擇地為亭欲看山。清畫絕無塵坌到,白雲(yún)常與性情閒。
詩書教子雍容外,琴酒娛賓笑傲間。堂構(gòu)不隳門有慶,綵衣終約錦衣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