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二五而不知十
識二五而不知十 (識二五而不知十 ) 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shí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識二五而不知十是貶義詞。。。。

拼音讀音
拼音shí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
怎么讀
注音ㄕˊ ㄦˋ ㄨˇ ㄦˊ ㄅㄨˋ ㄓ ㄕˊˊ
繁體識二五而不知十
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且王之所求者,斗晉楚也;晉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p>
例子唐·劉知幾《史通·品藻》:“夫回瑗可棄,而楊董獲升,可謂識二五而不知十者也?!?/p>
用法復(fù)句式;作謂語、定語、分句;含貶義。
※ 成語識二五而不知十的拼音、識二五而不知十怎么讀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成語大全提供。
在線漢字轉(zhuǎn)拼音
※ 與(識二五而不知十)相關(guān)的成語及拼音:
沒顛沒倒 | 指沒分曉或紛亂的樣子。 |
順口溜 | 民間的一種句子長短不等口頭韻文。 |
浪費(fèi)筆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過于繁瑣。 |
舊地重游 | 重新來到曾經(jīng)居住或游覽過的地方。 |
流離顛沛 | 由于災(zāi)荒或戰(zhàn)亂而流轉(zhuǎn)離散。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
沒里沒外 | 里外不分,指說話做事不分場合。 |
學(xué)而不厭 | 學(xué)習(xí)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xué)。厭:滿足。 |
反治其身 | 治:整治;身:身體;其身:自身。反而整治自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 |
敲詐勒索 | 依仗權(quán)勢或抓住別人的把柄;采取威脅手段索取錢財。 |
雨散風(fēng)流 | 比喻離散。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 比喻禮物雖然微薄,卻情誼深重。 |
令人滿意 | 指讓人意愿得到滿足。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身敗名裂 | 地位喪失;名聲敗壞?,F(xiàn)在也形容干了壞事;遭到徹底失敗。 |
笑貌聲音 | 笑貌:表情;聲音:談吐。指人的言談、態(tài)度等。 |
千真萬確 | 真:真實(shí);確:確實(shí)。形容情況非常確實(shí)。 |
喬太守亂點(diǎn)鴛鴦譜 | 鴛鴦:鳥名,比喻夫妻。喬太守審理案件時將錯就錯,亂點(diǎn)鴛鴦,將三對夫妻相互錯配。比喻胡亂指揮。 |
形形色色 | 形容事物類別很多;各種各樣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這種形體;色色:原指生出這種顏色。 |
首尾兩端 | 兩端:拿不定主意。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動搖不定。 |
冠履倒易 |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尊卑不分。 |
隨俗雅化 | 隨著時俗風(fēng)尚恰到好處地改變裝飾。 |
解甲歸田 | 解:脫下;甲:鎧甲。脫掉軍裝;回家種地。 |
梟首示眾 | 斬首懸示于眾。 |
蠻不講理 | 蠻:野蠻;粗暴。態(tài)度蠻橫;不講道理。 |
蓬頭垢面 | 蓬:蓬草;散亂 ;垢:污穢;臟。形容頭發(fā)散亂臉上很臟。 |
詞窮理屈 | 指理由虧屈,無話可說。 |
盡付東流 | 比喻完全喪失或前功盡棄。 |
最近成語拼音查詢:
更多成語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