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

詞語解釋
方志[ fāng zhì ]
⒈ ?記述地方情況的史志。有全國性的總志和地方性的州郡府縣制兩類??傊救纭渡胶=?jīng)》、《大清一統(tǒng)志》。以省為單位的方志稱“通志”,如《山西通志》,元以后著名的鄉(xiāng)鎮(zhèn)、寺觀、山川也多有志,如《南潯志》、《靈隱寺志》。方志分門別類,取材宏富,是研究歷史及歷史地理的重要資料。
英local chronicles; local records;
引證解釋
⒈ ?見“方志”。
⒉ ?亦作“方誌”。記錄四方風(fēng)俗、物產(chǎn)、輿地以及故事傳說等的簿冊(cè)。
引《周禮·地官·誦訓(xùn)》:“掌道方志,以詔觀事。”
鄭玄 注:“説四方所識(shí)久遠(yuǎn)之事以告王?!?br />《后漢書·西域傳論》:“至於佛道神化,興自 身毒,而二 漢 方志莫有稱焉?!?br />《文選·左思<吳都賦>》:“方志所辨,中州所羨?!?br />張銑 注:“方志謂四方物土所記録者。”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汝水》:“余以 永平 中,蒙除 魯陽 太守,會(huì)上臺(tái)下列山川圖,以方誌參差,遂令尋其源流。”
⒊ ?詳細(xì)記載一地的地理、沿革、風(fēng)俗、教育、物產(chǎn)、人物、名勝、古跡以及詩文、著作等的史志。方志分門別類,取材豐富,為研究歷史,特別是地方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全國地方志聯(lián)合目錄》收錄我國歷代方志八千二百馀種,每種注明卷數(shù)、版本、纂修者及藏書單位,可參閱。
國語辭典
方志[ fāng zhì ]
⒈ ?記載一地的地理環(huán)境、氣候、產(chǎn)物、史跡跟人文的書。也作「地方志」。
引《周禮·地官·誦訓(xùn)》:「掌道方志,以詔觀事?!?/span>
英語local chronicles, district records
分字解釋
※ "方志"的意思解釋、方志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方志敏大義凜然,視死如歸。
2.方志敏執(zhí)行了毛*席“積極防御”的戰(zhàn)略方針,并針對(duì)當(dāng)時(shí)贛東北的具體情況,提出了“出敵不意,攻敵不備,聲東擊西,避實(shí)擊虛,集中兵力,爭(zhēng)取主動(dòng),打不打操之于我”。
3.方志敏在獄中大義凜然,至死不屈。
4.一百零一、我們活著不能與草木同腐,不能醉生夢(mèng)死,枉度人生,要有所做為!方志敏
5.影片以波瀾壯闊的戰(zhàn)爭(zhēng)場(chǎng)面,堅(jiān)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感人肺腑的清廉行為,令人信服的高尚人格,塑造了一代偉人方志敏的光輝形象。
6.為著階級(jí)和民族的解放,為著黨的事業(yè)的成功,我毫不希罕那華麗的大廈,卻寧愿居住在卑陋潮濕的茅棚;不希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寧愿吞嚼刺口的苞粟和菜根;不希罕舒服柔軟的鋼絲床,寧愿睡在豬欄狗巢似的住所!方志敏
7.不管敵人怎樣威脅利誘,軟硬兼施,方志敏同志始終不屈,表現(xiàn)出了一個(gè)共產(chǎn)黨員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8.方志敏同志寧死不屈,表現(xiàn)出崇高的革命氣節(jié)。
9.卻說賀子珍見到方志純,又看到***的親筆書信,即與方志純一同從上海趕往南昌,又從南昌坐轎車星夜趕往九江。
10.“除引征《史記》、《戰(zhàn)國策》等記載秦史較多的史籍外,凡后代正史政書、方志、類書、稗官野史等記有秦事者,雖一鱗一爪,亦采錄無遺。
相關(guān)詞語
- biāo zhì標(biāo)志
- yuán fāng圓方
- běi fāng rén北方人
- yào fāng藥方
- fāng zhèng方正
- fāng bù方步
- shàng fāng上方
- luò luò dà fāng落落大方
- fāng cè方筴
- qián fāng前方
- fāng biàn方便
- fāng cè方策
- dí fāng敵方
- sì fāng guǎn四方館
- xià fāng下方
- zhōng fāng中方
- lì fāng立方
- hòu fāng后方
- fāng jí方籍
- fāng lüè方略
- shàng fāng jiàn尚方劍
- yí zhì遺志
- cháng fāng tǐ長方體
- fāng dū方都
- wài fāng外方
- wú fāng無方
- rì zhì日志
- fāng shǐ方始
- wǔ fāng zhuàng五方幢
- tiān fāng guó天方國
- dì fāng zhì地方志
- dì fāng zhì地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