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

詞語解釋
葫蘆[ hú lu ]
⒈ ?一年生蔓草,葉如心形、互生,花白色,果實如大小二球重疊,除其果肉,可充器皿。
英bottle gourd;
⒉ ?該蔓草之果實。
⒊ ?葫蘆屬某些植物的泛稱。
⒋ ?用作中藥的該種植物的干燥果實,用于利尿消腫。
英bottle gourd peel;
⒌ ?滑車的俗稱。
英block; block and tackle; tackle;
⒍ ?由葫蘆殼做的器具(如瓶、壺)
例取一葫蘆?!巍W陽修《歸田錄》
英calabash;
⒎ ?糊涂,宋元時有“葫蘆提”俗語,意即糊里糊涂;葫蘆廟,《紅樓夢》里虛擬的廟名。意即糊里糊涂的地方。
英muddled;
引證解釋
⒈ ?植物名。也稱壺蘆、匏瓜。果實像重迭的兩個圓球,嫩時可食,干老后可作盛器或供玩賞。
引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一:“﹝賣油翁﹞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
《警世通言·福祿壽三星度世》:“﹝ 劉本道 ﹞就船中取一個盛酒的葫蘆上岸來。”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四·靜寧州道士》:“陜西 靜寧州 一道士,賣藥於市,手持小葫蘆。”
⒉ ?同“胡盧”。笑;嗤笑。
引清 談遷 《國榷》卷一三五:“后史氏飾美,不為有識者所葫蘆乎!”
郭沫若 《蜩螗集·頌蘇聯(lián)紅軍》:“﹝納粹的將軍們﹞唱著 拿破侖 時代的 俄國 民歌幽默地令人葫蘆:‘已經(jīng)有了全 歐洲,為甚么要到 俄羅斯 來吃苦?’”
國語辭典
葫蘆[ hú lu ]
⒈ ?壺蘆的別名。參見「壺蘆」條。
⒉ ?葫蘆的果實。古人常挖出其瓤,空其中作為貯酒的器具。唐·馮贄也作「胡盧」。
引《云仙雜記·卷四 ·弄蘆成詩》:「王筠好弄葫蘆,每吟詩,則注于葫,傾已復(fù)注,若擲之于地,則詩成矣?!?/span>
分字解釋
※ "葫蘆"的意思解釋、葫蘆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翻過天梯,歷經(jīng)黑風(fēng)洞、葫蘆潭、銀河瀑布,經(jīng)過七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行程二十余里,下午。
2.軍事上是不允許停頓不前的。在戰(zhàn)略、戰(zhàn)役和戰(zhàn)術(shù)方面,墨守成規(guī)表現(xiàn)為不考慮新的情況而試圖按照過去的戰(zhàn)例依樣畫葫蘆。
3.他圓腦殼、尖下巴,再加上謝了頂,看上去活像個倒掛的葫蘆。
4.眾人并不理會她,各自品嘗起分得的冰糖葫蘆起來,任由那樊秋塵哭天喊地,就是沒人去搭理她。
5.沈品生當(dāng)即到葫蘆島,尋求定??h國民兵團抗敵自衛(wèi)第四大隊的繆凱運的幫助。
6.你看,山坡上,梨子黃澄澄,像一個個小葫蘆;柿子紅彤彤的,像一個個小燈籠,再看看葡萄,一串串晶瑩剔透,就像是用于刻出來的。一陣微風(fēng)吹過,果實們搖晃起來了,似乎也在為如畫的秋天表示熱烈的歡迎呢!
7.兩岸綠樹環(huán)合,水上漂浮著深綠的葫蘆蘚,被船駛過的一道道波紋向遠(yuǎn)方推去。
8.一百十九、妻是一道風(fēng)景,一年四季風(fēng)情萬種各不相同;妻是一杯菊花茶,隨時都能品嘗出沁人心脾的幽香;妻是一把花雨傘,無論陰晴雨缺都有她繽紛浪漫的色彩;妻是一串糖葫蘆,含在嘴里有時微顯些許的酸澀。
9.何滿子四歲,剃個光葫蘆,天靈蓋上留著個木梳背兒,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曬得全身上下就像剛從煙囪里爬出來一樣。
10.例如一個國家可以很快頒布吸引外資的法令和經(jīng)濟政策。亞洲一些國家,甚至是拿新加坡的投資和經(jīng)濟政策依樣畫葫蘆出了名。
相關(guān)詞語
- hú lú胡蘆
- hú lú tí葫蘆提
- hú lú tí葫蘆提
- lú fèi蘆萉
- lú fēi蘆菲
- lú fú蘆菔
- zhǐ dōng guā mà hú lú指冬瓜罵葫蘆
- zhǐ dōng guā mà hú lú指冬瓜罵葫蘆
- lú piǎo蘆莩
- lú pái蘆牌
- lú gōu qiáo蘆溝橋
- lú gēn蘆根
- lú pái蘆簰
- hú lú葫蘆
- hú lú葫蘆
- hú lú yī yàng葫蘆依樣
- hú lú yī yàng葫蘆依樣
- guā lú瓜蘆
- pú lú蒲蘆
- xián lú銜蘆
- bāo lú苞蘆
- lú sù蘆粟
- lú fēi蘆扉
- qióng shì lú窮士蘆
- lú wěi蘆葦
- lú yī蘆衣
- lú rén蘆人
- hú lú kē葫蘆科
- hú lú kē葫蘆科
- lú yá蘆芽
- lú huā蘆花
- qīng lú yè青蘆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