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íng shì
注音ㄆ一ㄥˊ ㄕˋ
繁體憑軾
⒈ ?亦作“憑式”。倚在車前橫木上。謂駕車;出征。借指做官。
⒈ ?亦作“憑式”。
⒉ ?倚在車前橫木上。謂駕車;出征。
引晉 左思 《魏都賦》:“憑軾捶馬,袖幕紛半?!?br />晉 潘岳 《西征賦》:“潘子 憑軾西征,自京徂 秦?!?br />《隋書·伊婁謙傳》:“僕憑式之始,未聞興師。”
唐 魏徵 《述懷》詩(shī):“請(qǐng)纓繫 南粵,憑軾下東藩?!?br />宋 秦觀 《辯士》:“當(dāng)是時(shí)也,雖有智勇無(wú)所用之,獨(dú)可馳一介之使,憑軾撙銜,喻以禍福而得志?!?br />明 張萱 《復(fù)劉沖倩書》:“若然則今日烏合,明日獸散;今日倒戈,明日憑軾;今日為君子,明日為小人;今日為小人,明日為君子之輩可以無(wú)罪。”
⒊ ?借指做官。
引晉 陸機(jī) 《長(zhǎng)安有狹邪行》:“鳴玉豈樸儒,憑軾皆俊民?!?/span>
⒈ ?軾,車前的橫木。憑軾指靠在車前的橫木上,表示敬意。
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辨騷》:「若能憑軾以倚雅頌,懸轡以馭楚篇,酌奇而不失真,翫華而不墜其實(shí)?!?/span>
1.忍悲翻欲泣,憑軾問衣寒。此去溪山遠(yuǎn),風(fēng)霜莫蝕顏。把酒思量著,醉跡滿青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