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ú huān
注音ㄩˊ ㄏㄨㄢ
繁體餘歡
⒈ ?見“余歡”。
⒈ ?亦作“餘懽”。充分的歡欣。
引漢 司馬遷 《報(bào)任少卿書》:“僕與 李陵 俱居門下,素非能相善也,趨舍異路,未嘗銜盃酒,接殷勤之餘歡?!?br />漢 繁欽 《與魏文帝箋》:“是以因箋,先白委曲,伏想御聞必含餘懽?!?br />唐 姚合 《送韋瑤校書赴越》詩(shī):“晨省高堂后,餘歡杯酒間。”
宋 秦觀 《滿庭芳·茶》詞:“頻相顧,餘歡未盡,欲去且留連。”
1., 人有喜慶,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見色而起淫心,報(bào)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家門和順,雖饔飧不繼,亦有余歡;國(guó)課早完,即囊橐無(wú)余,自得至樂。
2.治生不求富,讀書不求官,修德不求報(bào),為文不求傳,譬如飲酒不醉,陶然有余歡,中含不盡意,欲辨已忘言。
3.正月十五月兒圓,清輝搖影映回欄,青天長(zhǎng)空多明湛,火樹銀花波光轉(zhuǎn),龍燈鬧春怎耐看,花團(tuán)錦簇彩光閃,萬(wàn)里河山盡開顏,元宵佳節(jié)慶余歡。元宵節(jié)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