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書識禮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有文化,懂禮貌。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91回:“媳婦雖不敢說知書識禮,然而‘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句俗話,是從小兒聽到大的?!?/p>
例子郭沫若《卓文君》第三幕:“文君,你是知書識禮的人,我萬不想出你,替我卓門鬧出這樣傷風(fēng)敗俗的丑事!”
基礎(chǔ)信息
拼音zhī shū shí lǐ
注音ㄓ ㄕㄨ ㄕˊ ㄌ一ˇ
繁體知書識禮
感情知書識禮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人有修養(yǎng)。
近義詞知書達(dá)禮、知書通禮、知書明理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雙鳧一雁(意思解釋)
- 星霜屢移(意思解釋)
- 落葉歸根(意思解釋)
- 自我批評(意思解釋)
- 大包大攬(意思解釋)
- 一干二凈(意思解釋)
- 驚鴻艷影(意思解釋)
- 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意思解釋)
- 視死如歸(意思解釋)
- 將寡兵微(意思解釋)
- 懸石程書(意思解釋)
- 目無全牛(意思解釋)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釋)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釋)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釋)
- 裊裊婷婷(意思解釋)
- 雙柑斗酒(意思解釋)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釋)
- 偶語棄市(意思解釋)
- 斗轉(zhuǎn)星移(意思解釋)
- 眾所瞻望(意思解釋)
- 老牛舐犢(意思解釋)
- 茍合取容(意思解釋)
- 改惡向善(意思解釋)
- 餓殍滿道(意思解釋)
-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fēng)(意思解釋)
- 流風(fēng)馀俗(意思解釋)
- 千里命駕(意思解釋)
※ 知書識禮的意思解釋、知書識禮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著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險的境地而提心吊膽。 |
筋疲力竭 | 筋:筋骨;疲:疲勞。形容非常疲乏。 |
處之泰然 | 處:處理;對待;之:代詞。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沉著鎮(zhèn)定。也指對事情無動于衷。也作“泰然處之”。 |
烏合之眾 | 合:聚合;眾;許多人。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jì)律的一群人。 |
漏洞百出 | 漏洞:不周密的地方;百出:形容出現(xiàn)次數(shù)很多。破漏的地方非常多。比喻說話、寫文章或做事破綻很多。 |
來蹤去跡 | 蹤、跡:腳印。來去的蹤跡;指人、物的來歷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群龍無首 | 首:頭;引申為領(lǐng)袖。一群龍沒有領(lǐng)頭的。比喻沒有領(lǐng)頭的;無從統(tǒng)一行動。 |
九霄云外 | 九霄:天的最高處。比喻無限高遠(yuǎn)的地方。 |
餓虎吞羊 |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
懸崖勒馬 | 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勒:收住韁繩。 |
必由之路 | 必:一定;由:經(jīng)過。一定要經(jīng)過的道路。 |
唯物主義 | 認(rèn)為世界就其本質(zhì)來說是物質(zhì)的,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意識是物質(zhì)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的哲學(xué)觀點。 |
古色古香 | (陳設(shè)、器物或藝術(shù)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diào)。古香:古書畫散發(fā)出的氣味。 |
困而不學(xué)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xué)習(xí)。 |
目不斜視 | 眼睛不往旁邊看。形容目光莊重;神情嚴(yán)肅。 |
斗水活鱗 | 語本《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鱗”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異寶奇珍 | 珍異難得的寶物。 |
休戚是同 | 休:歡樂,吉慶;戚:憂愁;是:語助詞。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dān)。形容關(guān)系密切,同甘共苦。 |
平心而論 | 論:說。指采取冷靜客觀的態(tài)度作公允的評論;不摻雜任何感情因素。 |
交臂歷指 | 交臂:兩手反縛;歷指:古代拶指的刑罰。象罪犯兩手反縛、受拶指的刑罰一般。形容痛苦萬狀,毫無自由。 |
意興索然 | 索然:全無,空盡。興致全無。形容一點興致也沒有。亦作“興致索然”。 |
龍馭上賓 | 亦作“龍御上賓”。《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焙笠蛴谩褒堮S上賓”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意為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 |
家破人亡 | 家園被毀;親人死亡。形容家庭慘遭不幸。 |
有求必應(yīng) | 只要有人請求;就一定答應(yīng)。形容容易答應(yīng)人的請求;好說話。 |
法不阿貴 | 法:法律。阿:偏袒;討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權(quán)勢富貴的人。意思是秉公執(zhí)法;不畏權(quán)貴。 |
散帶衡門 |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 |
斷章截句 |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
飛蛾撲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蟲。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