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一不知其二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它方面。形容對(duì)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出處宋 蘇軾《上文侍中論強(qiáng)盜賞錢書》:“比來士大夫好輕議舊法,皆未習(xí)事之人,知其一不知其二也?!?/p>
例子毛澤東《論十大關(guān)系》:“說只有一點(diǎn),叫知其一不知其二?!?/p>
基礎(chǔ)信息
拼音zhī qí yī bù zhī qí èr
注音ㄓ ㄑ一ˊ 一 ㄅㄨˋ ㄓ ㄑ一ˊ ㄦˋ
感情知其一不知其二是貶義詞。
用法復(fù)句式;作謂語、分句;含貶義。
近義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反義詞知根知底
英語know only one aspect of a thing
俄語не иметь полного представления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服牛乘馬(意思解釋)
- 早出晚歸(意思解釋)
- 乘風(fēng)破浪(意思解釋)
- 德容言功(意思解釋)
- 無法無天(意思解釋)
- 功成名就(意思解釋)
- 觸目皆是(意思解釋)
- 囊螢照雪(意思解釋)
- 儉以養(yǎng)德(意思解釋)
- 漫不經(jīng)心(意思解釋)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釋)
- 嘰嘰喳喳(意思解釋)
- 結(jié)纓伏劍(意思解釋)
- 分門別類(意思解釋)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釋)
- 賢母良妻(意思解釋)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釋)
- 前赴后繼(意思解釋)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解釋)
- 冒失鬼(意思解釋)
- 為虎作倀(意思解釋)
- 走過場(意思解釋)
- 忠果正直(意思解釋)
- 變態(tài)百出(意思解釋)
- 隨俗雅化(意思解釋)
- 勢不可為(意思解釋)
- 濫用職權(quán)(意思解釋)
- 萬家燈火(意思解釋)
※ 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意思解釋、知其一不知其二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三人行,必有我?guī)?/a> | 三個(gè)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yīng)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xué)習(xí)。 |
叫化子 | 乞丐。 |
源源不斷 | 源源:水流不斷的樣子。形容連續(xù)不斷。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這里指官服。脫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辭官還鄉(xiāng)。 |
衣錦還鄉(xiāng) | 衣:穿;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xiāng);表示向親鄰炫耀自己的富貴。 |
祖?zhèn)髅胤?/a> | 指祖先遺傳下來的秘密配方。 |
煢煢孑立 | 孤獨(dú)無依的樣子。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duì);也不說不對(duì)。指不明確表態(tài)。也作“不加可否?!?/td> |
沖鋒陷陣 | 陷陣:攻破;深入敵陣。沖向敵人的防線;攻破敵人的陣地。形容作戰(zhàn)英勇。 |
休戚是同 | 休:歡樂,吉慶;戚:憂愁;是:語助詞。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dān)。形容關(guān)系密切,同甘共苦。 |
兵微將寡 | 微、寡:少。兵少將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分工合作 | 眾人各司其責(zé),共同從事工作。 |
一條龍 | 比喻事物首尾相連,排成一條連續(xù)不斷的線。也比喻生產(chǎn)程序或工作環(huán)節(jié)上的相關(guān)聯(lián)的連續(xù)。 |
風(fēng)聲鶴唳 | 唳:鶴鳴聲。風(fēng)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擾。 |
立竿見影 | 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見功效。 |
信口開河 | 隨口亂說一氣。指說話沒有根據(jù);不可靠。信口:隨口;開河:指說話時(shí)嘴唇張合。 |
足衣足食 | 衣食豐足。指生活富裕。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專一,反復(fù)無常。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厭其煩地反復(fù)勸說與開導(dǎo);婆心:老婆婆的心腸;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dǎo)。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guī)勸。 |
無影無蹤 | 蹤:蹤跡。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前赴后繼 | 赴:奔赴。前面的沖上去了;后面的緊跟上來。形容不斷投入戰(zhàn)斗;奮勇沖殺向前。 |
別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F(xiàn)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 |
薪盡火滅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滅了。比喻死亡。 |
困獸猶斗 | 困獸:被圍困的野獸;猶:還、仍;斗:搏斗。被圍困的野獸還要搏斗。比喻陷于絕境的失敗者還要頑抗。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動(dòng)而忘了應(yīng)有的態(tài)度;作出不適宜的舉動(dòng)。乎:古漢語虛詞;無詞匯意義;所以:指原來應(yīng)有的態(tài)度或行為。 |
悲不自勝 | 勝:經(jīng)受得住。悲傷得使自己經(jīng)受不住了。形容傷感至極;情難自禁。 |
三十六計(jì),走為上計(jì) |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duì)抗;最好是避開。后指事情已經(jīng)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