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寢載懷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謂心有所念而寢不安席。
出處唐·李元成《應(yīng)賢良方正科對策》:“且猶郡邑公選,巖穴敷求,遺寢載懷,比歲臨問,佇經(jīng)術(shù)以佐職,相藝能以建官,則古之坐明堂,議衢室,安可以儔清問之深也?!?/p>
基礎(chǔ)信息
拼音yí qǐn zǎi huái
注音一ˊ ㄑ一ㄣˇ ㄗㄞˇ ㄏㄨㄞˊ
繁體遺寢載懷
感情遺寢載懷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謳功頌德(意思解釋)
- 孤身只影(意思解釋)
- 斗方名士(意思解釋)
- 照葫蘆畫瓢(意思解釋)
- 萬里長城(意思解釋)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釋)
- 之死靡二(意思解釋)
- 發(fā)號施令(意思解釋)
- 專心一志(意思解釋)
- 戰(zhàn)天斗地(意思解釋)
- 沖鋒陷陣(意思解釋)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釋)
- 恐后爭先(意思解釋)
- 香火姻緣(意思解釋)
- 忙不擇價(意思解釋)
- 短壽促命(意思解釋)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釋)
- 天作之合(意思解釋)
- 竹籃打水一場空(意思解釋)
- 薪盡火滅(意思解釋)
- 主人翁(意思解釋)
- 止戈興仁(意思解釋)
- 騰聲飛實(意思解釋)
- 面授機宜(意思解釋)
- 罵罵咧咧(意思解釋)
- 大起大落(意思解釋)
- 一棍子打死(意思解釋)
- 振聾發(fā)聵(意思解釋)
※ 遺寢載懷的意思解釋、遺寢載懷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遲疑不決 | 猶豫疑惑,不能決定。 |
手下留情 | 下手處理事情時;留些情面;不把事做絕。 |
剛正不阿 | 剛:剛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剛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
老奸巨猾 | 老:很;極;奸:奸詐;巨:大;極;猾:狡猾。形容閱歷深而手段極其奸詐狡猾的人。 |
自我批評 |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點等。 |
黃臺之瓜 | 黃臺:指《黃臺瓜辭》,為唐李賢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則天不能再廢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骨肉離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比喻親人分散,不能團聚。 |
四書五經(jīng) | 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xué)》、《中庸》、《論語》、《孟子》;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jīng)典。 |
視微知著 | 看到細微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fā)展趨勢。 |
極重不反 | 同“極重難返”。 |
下臨無地 | 臨:居高處朝向低處。從高往下看,望不見底。形容地勢極其陡峭。 |
暴取豪奪 | 豪:強橫。用暴力劫奪。 |
安眉帶眼 | 長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 |
衣錦還鄉(xiāng) | 衣:穿;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xiāng);表示向親鄰炫耀自己的富貴。 |
香火姻緣 |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侗笔贰り懛ê蛡鳌罚骸胺ê褪乔蠓鹬?,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guī)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yīng)有報至,故救援耳?!?/td> |
戰(zhàn)戰(zhàn)業(yè)業(yè) | 戒慎畏懼貌。 |
盡誠竭節(jié) | 誠:忠誠。節(jié):氣節(jié),義節(jié)。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jié)。亦作“盡節(jié)竭誠”、“盡心竭誠”、“盡忠竭力”、“盡忠竭誠”、“盡忠竭節(jié)”、“竭忠盡節(jié)”。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厭其煩地反復(fù)勸說與開導(dǎo);婆心:老婆婆的心腸;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dǎo)。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guī)勸。 |
妙語連珠 | 連珠:串珠;像珠子一樣一個接一個串接著。巧妙風(fēng)趣的話一個接一個。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 |
飛蛾撲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蟲。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 |
黃鐘毀棄 | 毀:毀壞;棄:拋棄;黃鐘:古樂器;音調(diào)最為洪亮。黃鐘被毀壞被拋棄。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 |
赤膽忠心 | 赤:赤誠、真誠;忠:忠誠。形容很忠誠;有時也指非常真誠的心。也作“忠心赤膽”。 |
舉足輕重 | 一挪動腳;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會打破均勢。比喻地位極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語助詞;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仰望著高山,效法著大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淺見薄識 | 淺見:膚淺的見解。形容見聞不廣,知識貧乏。 |
冒失鬼 | 言語、舉動魯莽、輕率的人。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fēng)·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