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規(guī)蹈矩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蹈:踩;規(guī)、矩:定方圓的標準工具,借指行為的準則。指拘守舊禮儀與法度。
出處《隋書·音樂志》:“齊之以禮,相趨帝庭,應規(guī)蹈矩,玉色金聲。”
基礎信息
拼音yìng guī dǎo jǔ
注音一ㄥˋ ㄍㄨㄟ ㄉㄠˇ ㄐㄨˇ
繁體應規(guī)蹈榘
感情應規(guī)蹈矩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沒有創(chuàng)新。
近義詞循規(guī)蹈矩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引物連類(意思解釋)
- 昂首伸眉(意思解釋)
- 節(jié)用裕民(意思解釋)
- 阿世取容(意思解釋)
- 匡亂反正(意思解釋)
- 哀而不傷(意思解釋)
- 連編累牘(意思解釋)
- 止沸益薪(意思解釋)
- 愛才如渴(意思解釋)
- 心直口快(意思解釋)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釋)
- 取而代之(意思解釋)
- 下臨無地(意思解釋)
-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釋)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釋)
- 行不顧言(意思解釋)
- 扶搖直上(意思解釋)
- 千絲萬縷(意思解釋)
- 徇私舞弊(意思解釋)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釋)
- 水中撈月(意思解釋)
- 婆婆媽媽(意思解釋)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釋)
- 死對頭(意思解釋)
- 兵微將寡(意思解釋)
- 摧身碎首(意思解釋)
- 不可磨滅(意思解釋)
- 美人遲暮(意思解釋)
※ 應規(guī)蹈矩的意思解釋、應規(guī)蹈矩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鳴鑼開道 | 鳴鑼:敲鑼。封建時代官吏出行時;前面差役敲鑼;吆喝行人回避。現(xiàn)多比喻為某種事物的產(chǎn)生制造輿論。 |
繪影繪聲 |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
一路風塵 | 形容旅途辛苦。 |
南轅北轍 | 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
長命富貴 | 既長壽又富裕顯貴。 |
匡亂反正 | 消除混亂局面,恢復正常秩序。 |
紫陌紅塵 | 紫陌:京城的道路;紅塵:塵埃。指京城道上非常熱鬧,塵土飛揚。形容京城繁華或比喻虛幻的榮華。 |
骨肉離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比喻親人分散,不能團聚。 |
人心歸向 | 向:歸向,向往。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向往的。 |
頓挫抑揚 | 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停頓轉折,和諧而有節(jié)奏。 |
廣闊天地 | 指可以發(fā)揮作用做出成就的廣大領域 |
神出鬼入 | 出:出現(xiàn)。象神鬼那樣出沒無常。形容出沒無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動變化迅速。 |
讜言直聲 | 讜言:公正的言論;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氣壯的言論。 |
囚首垢面 | 象監(jiān)獄里的犯人,好久沒有理發(fā)和洗臉。形容不注意清潔、修飾。 |
拔茅連茹 | 茅:白茅,一種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
互通有無 | 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diào)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 |
赴湯蹈火 | 赴:去;走向;湯:開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
風急浪高 | 形容風浪很大。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
交臂歷指 | 交臂:兩手反縛;歷指:古代拶指的刑罰。象罪犯兩手反縛、受拶指的刑罰一般。形容痛苦萬狀,毫無自由。 |
羊質(zhì)虎皮 | 質(zhì):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fā)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結束。逼得毫無辦法;不得不如此。 |
背鄉(xiāng)離井 | 指遠離家鄉(xiāng),流落他方。 |
湖海飄零 | 飄零:飄泊。居無定所,四處飄泊。 |
致知格物 | 致知:獲得知識;格物:推究事理。獲得知識,推究事物的原理。 |
無所用心 | 用心:動腦筋。指不動腦筋;什么事情都不關心。 |
拳頭產(chǎn)品 | 比喻企業(yè)特有的、別人難以勝過的看家產(chǎn)品 |
書不釋手 | 手里的書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學或看書入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