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從計行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見“言行計從”。
出處《新唐書·李德裕傳》:“武宗知而能任之,言從計行?!?/p>
例子李德裕相武宗,言從計行。宋·洪邁《容齋五筆·李德裕論命令》
基礎(chǔ)信息
拼音yán cóng jì xíng
注音一ㄢˊ ㄘㄨㄥˊ ㄐ一ˋ ㄒ一ㄥˊ
繁體言従計行
感情言從計行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近義詞言從計納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一寸丹心(意思解釋)
- 經(jīng)幫緯國(意思解釋)
- 逆道亂常(意思解釋)
- 經(jīng)邦論道(意思解釋)
-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意思解釋)
- 付之一炬(意思解釋)
- 翩翩起舞(意思解釋)
- 自己人(意思解釋)
- 逸游自恣(意思解釋)
- 有約在先(意思解釋)
- 顧后瞻前(意思解釋)
- 損人不利己(意思解釋)
- 大包大攬(意思解釋)
- 杜絕言路(意思解釋)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釋)
- 唯物主義(意思解釋)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釋)
- 衣錦還鄉(xiāng)(意思解釋)
- 雨散風(fēng)流(意思解釋)
- 塵外孤標(biāo)(意思解釋)
- 各盡所能,按勞分配(意思解釋)
- 定國安邦(意思解釋)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釋)
- 將功折罪(意思解釋)
- 聰明反被聰明誤(意思解釋)
- 唇槍舌劍(意思解釋)
- 饑不擇食(意思解釋)
- 天網(wǎng)恢恢(意思解釋)
※ 言從計行的意思解釋、言從計行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絕長續(xù)短 | 絕:截斷。截取長的,補充短的。比喻用長處補短處。 |
一朝權(quán)在手,便把令來行 | 一旦掌了權(quán),就發(fā)號施令,指手畫腳。 |
沒顛沒倒 | 指沒分曉或紛亂的樣子。 |
物盡其用 | 各種東西凡有可用之處,都要盡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資源,一點不浪費。 |
綽有余裕 | 形容態(tài)度從容,不慌不忙的樣子。后也指能力、財力足夠而有剩余。 |
玉卮無當(dāng)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當(dāng):底。玉杯沒有底。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 |
必由之路 | 必:一定;由:經(jīng)過。一定要經(jīng)過的道路。 |
因噎廢食 |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廢:停止;食:吃。因吃東西卡過喉嚨;從此就停止吃東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
結(jié)駟連騎 | 隨從、車馬眾多。形容排場闊綽。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軍;不暴露目標(biāo)。后用以指休戰(zhàn)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 |
罄竹難書 | 罄:盡;竹: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書:寫。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多形容罪惡累累。 |
赴湯蹈火 | 赴:去;走向;湯:開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
令人滿意 | 指讓人意愿得到滿足。 |
死對頭 | 指難以和解的仇敵。 |
興高采烈 | 興致高;精神飽滿。采:精神;烈:強烈;旺盛。 |
交臂歷指 | 交臂:兩手反縛;歷指:古代拶指的刑罰。象罪犯兩手反縛、受拶指的刑罰一般。形容痛苦萬狀,毫無自由。 |
理直氣壯 | 直:正確、合理、充分;氣壯:氣勢旺盛。理由正確、充分;說話的氣勢就很盛。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顛倒。 |
口墜天花 | 據(jù)《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序品》載,佛祖說法,感動天神,“六欲諸天及天子眾,以天福力雨種種華:優(yōu)缽羅華,波頭摩華……于虛空中繽紛亂墜”,“天華亂墜滿虛空,眾香普熏于大會”。后遂以“口墜天花”喻指以夸誕之詞動人聽聞或以甘言騙人。華,同“花”。 |
叫苦連天 | 一聲接一聲地訴苦。 |
受益匪淺 | 匪:通“非”。得到的好處很多。 |
胡支扯葉 | 見“胡枝扯葉”。 |
斗南一人 |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內(nèi)。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 |
會少離多 | 相會少,別離多。感慨人生聚散無常或別離之苦。 |
義不容辭 | 義:道義;容:允許。辭:推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
人盡其才 | 充分發(fā)揮每一個人的才能。盡:全部用出。 |
屨及劍及 | 屨:鞋;及:趕上。形容人奮發(fā)興起,行動果斷迅速 |
橫拖倒扯 | 猶橫拖倒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