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澤而漁,焚林而獵的成語故事

拼音hé zé ér yú,fén lín ér liè
基本解釋涸:使水干枯;澤:聚水的洼地;焚:燒毀。把池水戽干來捕魚,將林地?zé)龤泶颢C。比喻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yuǎn)打算。
出處《文子·上仁》:“先王之法,……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p>
暫未找到成語涸澤而漁,焚林而獵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涸澤而漁,焚林而獵)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不過爾爾 | 清 沈復(fù)《浮生六記 浪游記快》:“其紅門局之梅花,姑姑廟之鐵樹,不過爾爾?!?/td> |
飽食終日,無所事事 | 呂振羽《簡明中國通史》第九章:“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地主階級,品質(zhì)卻是最惡劣的。” |
掃地出門 |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84回:“有七八年的,也有三四年的,也有昨年的,也還有幾次利息還過的。要是清白掃地出門,總得兩千兩?!?/td> |
八斗之才 | 唐 李商隱《可嘆》詩:“宓妃愁坐芝田館,用盡陳王八斗才?!?/td> |
鶴立雞群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有人語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td> |
富貴驕人 | 《陳書 魯悉達(dá)傳》:“悉達(dá)雖仗義任俠,不以富貴驕人?!?/td> |
眾喣山動(dòng) | 明 李東陽《余肅敏公傳》:“役未及興,而眾喣山動(dòng)。” |
匡亂反正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禮廢樂崩,追修經(jīng)術(shù),以達(dá)王道,匡亂世反之于正?!?/td> |
心灰意冷 | 清 梁啟超《湖南時(shí)務(wù)學(xué)堂學(xué)約》:“非有堅(jiān)定之力,則一經(jīng)挫折,心灰意冷。” |
蝶粉蜂黃 | 唐·李商隱《酬崔八早梅有贈(zèng)兼示之作》:“何處拂胸資蝶粉,幾時(shí)涂額藉蜂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