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山濯濯的成語故事

拼音tóng shān zhuó zhuó
基本解釋沒有樹木,光禿禿的山。
出處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告子上》:“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其山之性也?!?/p>
暫未找到成語童山濯濯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童山濯濯)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手下留情 | 《庚子風(fēng)云》:“在這幾個當口,趙三多明明可以乘虛而入,將王成德?lián)舻?,他卻一再手下留情,都把王成德讓過了。” |
百川歸海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氾論訓(xùn)》:“百川異源,而皆歸于海;百家殊業(yè)而皆務(wù)于治?!?/td> |
滿山遍野 | 杜鵬程《保衛(wèi)延安》第二章:“他坐鎮(zhèn)延安,用紅藍鉛筆在地圖上亂畫,我們就滿山遍野亂竄!” |
香草美人 | 漢·王逸《離騷序》:“《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靈修、美人,以譬于君?!?/td> |
驚心動魄 | 南朝 梁 鐘嶸《詩品》上卷:“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td> |
喜新厭舊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不怕你有喜新厭舊的心腸,我自有移星換斗的手段。” |
時至運來 | 南朝 宋 顏延之《大筮箴》:“時至運來,當在三五?!?/td> |
亡命之徒 | 《周書 郭彥傳》:“亡命之徒,咸從賦役?!?/td> |
空話連篇 |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黨八股的第一條罪狀是:空話連篇,言之無物。” |
故態(tài)復(fù)萌 | 唐 劉禹錫《砥石賦》:“故態(tài)復(fù)還,寶心再起。既賦形而終用,一蒙垢焉何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