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哭狼嚎的成語故事

拼音guǐ kū láng háo
基本解釋嚎:大聲叫或哭喊。像鬼和狼一樣哭喊。形容哭聲很凄慘。
出處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20回:“又神差鬼使,叫他里面嚷打做鬼哭狼號(hào)。”
鬼哭狼嚎的典故
戰(zhàn)國時(shí)期,鬼谷子的弟子龐涓學(xué)成被魏王封為武陰君、兵馬大元帥,他借機(jī)使自己的師弟孫臏中計(jì)受誅。被砍了雙腿的孫臏被齊國拜為軍師,他以添兵減灶之計(jì),在馬陵道上把龐涓殺得鬼哭狼嚎,龐涓只好拔出佩劍自殺身亡。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鬼哭狼嚎)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服低做小 | 元·李文蔚《圯橋進(jìn)履》第二折:“我又索含容折節(jié),屈脊躬身,伏低做小,跪膝在塵埃?!?/td> |
止戈為武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非爾所知也。夫文,止戈為武?!?/td> |
及時(shí)應(yīng)令 | 清·李寶嘉《官場(chǎng)現(xiàn)形記》第一回:“又忙著替孫子做了一套及時(shí)應(yīng)令的棉袍褂,預(yù)備開賀的那一天好穿了陪客。” |
是非口舌 | 明·馮夢(mèng)龍《古今小說·滕大尹鬼斷家私》:“若是為田地上壞了手足親情,到不如窮漢赤光光沒得承受,反為干凈,省了許多是非口舌?!?/td> |
信及豚魚 | 《周易 中孚》:“豚魚吉。信及豚魚也。” |
逸游自恣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梁冀傳》:“少為貴戚,逸游自恣?!?/td> |
骨肉離散 | 《詩經(jīng) 唐風(fēng) 杕杜序》:“《杕杜》,刺時(shí)也。君不能親其宗族,骨肉離散,獨(dú)居而無兄弟,將為沃所并爾。” |
烏合之眾 | 管仲《管子》:“烏合之眾,初雖有歡,后必相吐,雖善不親也?!?/td> |
惜指失掌 | 《南史 阮佃夫傳》:“佃夫拂衣出戶,曰:‘惜指失掌邪?’” |
壞法亂紀(jì) | 西漢 戴圣《禮記 禮運(yùn)》:“故天子適諸侯,必舍其祖廟,而不以禮籍入,是謂天子壞法亂紀(jì)?!?/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