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均力敵的成語故事

拼音shì jūn lì dí
基本解釋敵:相當(dāng)。雙方力量相等。
出處晉 袁宏《后漢紀(jì) 獻帝紀(jì)》:“無他遠略,又勢均力敵,內(nèi)難必作,吾乘其弊,事可圖也?!?/p>
北宋時期,王安石推行新法,呂惠卿極力巴結(jié)他,幫助推行新法,參與有關(guān)重要的變革措施,受到王安石的器重。呂惠卿鼓動王安石倡導(dǎo)暴虐的政策。王安石被罷相時,呂惠卿與他勢均力敵,就想方設(shè)法傾軋與陷害他。
勢均力敵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勢均力敵)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踏破芒鞋沒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8回:“往上一瞧,正是那日晚上地藏庵遇著的一群俊俏后生,心中歡喜不盡,暗說道:‘踏破芒鞋沒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td> |
個人主義 | 毛澤東《關(guān)于糾正黨內(nèi)的錯誤思想》:“這是小資產(chǎn)階級個人主義的表現(xiàn)。” |
反求諸己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射者正己而后發(fā),發(fā)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td> |
直截了當(dāng)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紫芝妹妹嘴雖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當(dāng),倒是一個極爽快的?!?/td> |
二八佳人 | 宋·蘇軾《李鈴轄座上分題戴花》詩:“二八佳人細馬馱,十千美酒渭城歌?!?/td> |
楊柳依依 | |
繩鋸木斷 | 宋 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td> |
動蕩不定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史話》第77章:“粵系軍隊又侵入湘南,兩湖局勢也在動蕩不定中?!?/td> |
爭先恐后 | 明 屠勛《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門橋記》:“匪公帑而樂施者爭先恐后?!?/td> |
敏而好學(xué) | 《論語·公冶長》:“子曰:‘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