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風(fēng)解慍的成語故事

拼音xūn fēng jiě yùn
基本解釋薰風(fēng):和煦的風(fēng);慍:怨恨。溫和的風(fēng)可消除心頭的煩惱
出處《孔子家語·辯樂》:“昔日舜彈五弦之琴,造《南風(fēng)》之詩,其詩曰:‘南風(fēng)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
暫未找到成語薰風(fēng)解慍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薰風(fēng)解慍)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書通二酉 | 語出《太平御覽》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小酉山上石穴中有書千卷,相傳秦人于此而學(xué),因留之?!?/td> |
屈指可數(shù) | 唐 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自期殞命在春序,屈指數(shù)日憐嬰孩?!?/td> |
紫陌紅塵 | 唐·劉禹錫《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詩:“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td> |
慌里慌張 | 老舍《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畫》:“因?yàn)椴埦褪悄敲磦€一天到晚慌里慌張的人,這個腳朝天的圖章正好印上了他的人格?!?/td> |
通都大邑 | 唐 韓愈《守戒》:“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屈強(qiáng)之間,而不知為備。” |
飛檐走壁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26回:“這個人本來是一個飛檐走壁的賊?!?/td> |
紛亂如麻 | |
前腳后腳 | |
絆腳石 | 毛澤東《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至于蔣介石呢,他消極抗戰(zhàn),積極反共,是人民抗戰(zhàn)的絆腳石?!?/td> |
今是昨非 | 晉 陶潛《歸去來兮辭》:“實(shí)迷途其未遠(yuǎn),覺今是而昨非?!?/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