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虎降龍的成語故事

拼音fú hǔ xiáng lóng
基本解釋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惡龍屈服。形容力量強大,能戰(zhàn)勝一切敵人和困難。
出處元·馬致遠(yuǎn)《任風(fēng)子》第二折:“學(xué)師父伏虎降龍,跨鸞乘鳳。”
暫未找到成語伏虎降龍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伏虎降龍)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遲疑不決 | 《隋書 段文振傳》:“遲疑不決,非上策也?!?/td> |
橫眉冷對千夫指 | 魯迅《自嘲》:“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逢人只說三分話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21卷:“如今俗語云,逢人只說三分話,只此便是不忠?!?/td>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 | 章炳麟《社會通詮商兌》:“寧為雞口,毋為牛后,與使他人啖我而飽也,寧自啖而不足。” |
安安靜靜 | 清 吳璿《飛龍全傳》第45回:“只見匡胤睡在床上,安安靜靜,那頂門內(nèi)透出一條赤色真龍。” |
疙里疙瘩 | 清·郭小亭《濟(jì)公全傳》第五回:“滋著一臉的泥,破僧衣,短袖缺領(lǐng),腰系絲絳,疙里疙瘩,光著兩只腳,拖一雙破草鞋?!?/td> |
毀于一旦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竇融傳》:“百年累之,一朝毀之?!?/td> |
藏形匿影 | 《鄧析子 無厚》:“君者,藏形匿影,群下無私?!?/td> |
一寸光陰一寸金 | 唐 王貞白《白鹿洞》:“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td> |
直搗黃龍 | 元 脫脫等《宋史 岳飛傳》:“飛大喜,語其下曰:‘今番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