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機再舉的成語故事

拼音dài jī zài jǔ
基本解釋舉:行動。等待時機然后再行動。
出處穆欣《南線巡回·粵桂大圍殲戰(zhàn)》:“他曾妄想……保住殘部待機再舉。”
暫未找到成語待機再舉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待機再舉)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褒善貶惡 | 宋 邵博《聞見后錄》第21卷:“惟有三四寸竹管子,向口角頭褒善貶惡,使善人貴、惡人賤,善人生、惡人死,須是由我始得。”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
來蹤去跡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6卷:“陸婆向來也曉得兒子些來蹤去跡,今番殺人一事,定有干涉,只是不敢問他,卻也懷著鬼胎?!?/td> |
苦口之藥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孫奮傳》:“夫良藥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達者能受之?!?/td> |
十羊九牧 | 《隋書 楊尚希傳》:“所謂民少官多,十羊九牧?!?/td> |
室徒四壁 | 《魏書·陽固傳》:“居官清潔,家無余財,終歿之日,室徒四壁,無以供喪,親故為其棺斂焉?!?/td> |
戶告人曉 | 西漢 劉向《列女傳 梁節(jié)姑姊》:“梁國豈可戶告人曉也?被不義之名,何面目以見兄弟國人哉!” |
百步穿楊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周本紀》:“楚有養(yǎng)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fā)而百中之。左右觀者數千人,皆曰善射。” |
互通有無 | 唐 韓愈《原道》:“為之賈,以通其有無?!?/td> |
聰明反被聰明誤 | 宋 蘇軾《東坡續(xù)集 洗兒》:“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