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心之疾的成語故事

拼音fù xīn zhī jí
基本解釋腹心:比喻要害處;疾:疾患。比喻要害處的禍患。
出處先秦 左丘明《左傳 哀公六年》:“除腹心之疾,而置諸股肱,何益?”
腹心之疾的典故
楚昭王27年,楚昭王看到奇怪的天象就去問成周太史,成周太史要求他去祭祀,去掉腹心的疾病。楚昭王不信,就帶兵駐在城父,準(zhǔn)備救援吳國進(jìn)攻的陳國,昭王突然生病,一天比一天重,還是不肯去祭祀,直到病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腹心之疾)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期頤之壽 | 《南齊書·禇炫傳》:“使淵作中書郎而死,不當(dāng)是一名士邪!名德不昌,遂令有期頤之壽?!?/td> |
樂道安命 | 南朝·宋·鮑照《園葵賦》:“蕩然任心,樂道安命?!?/td> |
迷而不反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鐘會傳》:“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發(fā),玉石皆碎?!?/td> |
不過爾爾 | 清 沈復(fù)《浮生六記 浪游記快》:“其紅門局之梅花,姑姑廟之鐵樹,不過爾爾?!?/td> |
繩之以法 | 漢 馮衍《上疏自陳》:“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繩之以法則為罪,施之以德則為功。” |
無妄之災(zāi) | 《周易 無妄》:“六三,無妄之災(zāi)。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zāi)?!?/td> |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
將計就計 | 元 李文蔚《張子房圯橋進(jìn)履》:“將計就計,不好則說是好?!?/td> |
門當(dāng)戶對 | 宋 張端義《貴耳集》中卷:“個樣村僧,豈是尋常種草?要得門當(dāng)戶對,還他景勝人奇?!?/td>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春秋·齊·管仲《管子·版法解》:“度恕者,度之于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