屑榆為粥的成語故事

拼音xiè yú wéi zhōu
基本解釋屑:研成碎末。把榆樹皮研成細末煮粥充饑。指艱苦生活。
出處《新唐書·陽城傳》:“歲饑,屏跡不過鄰里,屑榆為粥,講論不輟?!?/p>
暫未找到成語屑榆為粥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屑榆為粥)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志滿意得 | 宋 陸九淵《與劉伯協(xié)書》:“當(dāng)無道時,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滿,君子阨窮禍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鋸、投荒裔。” |
棟梁之材 | 南朝 梁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賞譽》:“庾子嵩目和嶠,森森如千丈松,雖磊砢有節(jié)目,施之大廈,有棟梁之用?!?/td> |
勞民傷財 | 《元史 李元禮傳》:“而又勞民傷財,以奉土木?!?/td> |
拂袖而去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12卷:“師云:‘侍者收取?!鞣餍涠??!?/td>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xué)人向什么處立?” |
不翼而飛 | 戰(zhàn)國 齊 管仲《管子 戒篇》:“無翼而飛者,聲也;無根而固者,情也?!?/td> |
主明臣直 | 明·張居正《帝鑒圖說》上篇:“妾聞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也?!?/td> |
正人君子 | 《新唐書 張宿傳》:“宿怨執(zhí)政不與已,乃日肆讒甚,與皇甫镈相附離,多中傷正人君子?!?/td> |
敗俗傷風(fēng) | 參見“敗俗傷化”。 |
命與仇謀 | 唐·韓愈《進學(xué)解》:“命與仇謀,取敗幾時?!?/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