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行虎步的成語故事

拼音lóng xíng hǔ bù
基本解釋行走的姿態(tài)像龍那樣威武;像老虎那樣矯健。多形容人的舉止行動威儀莊重;如龍虎不凡。舊時指帝王的儀態(tài)。
出處《宋書 武帝紀》:“劉裕龍行虎步,視瞻不凡,恐不為人下,宜蚤為其所?!?/p>
晉朝時期,劉裕儀表不凡,走路像龍在行走、虎在邁步,氣概威風雄壯,他看問題與眾不同?;感蹔Z晉朝政權,劉裕起兵討伐,迎立安帝,被封為宋公。他平定南燕、后燕、秦這些自立為王的國家。公元420年,他廢晉而建立宋朝,為宋武帝。
龍行虎步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龍行虎步)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七搭八扯 | |
論黃數(shù)白 | 明·丘濬《投筆記·投筆空回》:“笑弩駘言不遜,論黃數(shù)白不堪聽?!?/td> |
一擁而上 | 錢鐘書《圍城》:“每人手提只小箱子,在人堆里等車,時時刻刻鼓勵自己,不要畏縮,第一輛新車來了,大家一擁而上?!?/td>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 郭澄清《大刀記》第十章:“千錘打鑼,一錘定音——隊長,你就決定吧?!?/td> |
拋磚引玉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時有一僧便出,禮拜,師曰:‘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墜子。’” |
餓虎吞羊 | 《清平山堂話本 五戒禪師私紅蓮記》:“一個初侵女色,由如餓虎吞羊?!?/td> |
路無拾遺 | 《孔子家語·相魯》:“孔子初仕為中都宰,中都魯邑制為養(yǎng)生送死之節(jié),長幼異食、如禮年五十異食也強弱異任、任謂力作之事各從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別涂、路無拾遺、器不雕偽,……” |
反面無情 | 明 邵璨《香囊記》:“他也是一個君主,恐怕反面無情,那時節(jié)悔之晚矣!” |
節(jié)哀順變 |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下》:“喪禮,哀戚之至也;節(jié)哀,順變也。君子念始之者也?!?/td> |
折臂三公 | 唐·劉禹錫《秘書崔少監(jiān)墜馬長句因而和之詩》:“上車著作應來問,折臂三公定送方?!?/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