殞身不恤的成語故事

拼音yǔn shēn bù xù
基本解釋殞:死亡;恤:顧慮。犧牲生命也不顧惜。
出處魯迅《記念劉和珍君》:“至于這一回在彈雨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shí),則更足為中國女子的勇敢,雖遭陰謀詭計,壓抑至數(shù)千年,而終于沒有消亡的證明了?!?/p>
暫未找到成語殞身不恤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殞身不恤)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渾然一體 | 《二程遺書》第二卷上:“學(xué)者須先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td> |
識文斷字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8回:“當(dāng)著人家識文斷字的人兒呢?別掄葷,看人家笑話?!?/td> |
自拔來歸 | 《新唐書 李勣傳》:“三年,自拔來歸,從秦王伐東都,戰(zhàn)有功?!?/td> |
章甫薦履 | 《文選 賈誼<吊屈原文>》:“章甫薦履,漸不可久兮?!?/td> |
掃地出門 |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84回:“有七八年的,也有三四年的,也有昨年的,也還有幾次利息還過的。要是清白掃地出門,總得兩千兩。” |
活蹦亂跳 | 曹禺《日出》第四幕:“我一定可以把小東西還是活蹦亂跳地找回來?!?/td> |
掉以輕心 | 唐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故吾每為文章,未嘗敢以輕心掉之?!?/td> |
人心歸向 | 《晉書·熊遠(yuǎn)傳》:“人心所歸,惟道與義?!?/td> |
目不忍見 | 《廣東軍務(wù)記》:“真為目不忍見?!?/td> |
到此為止 | 陳忠實(shí)《白鹿原》第16章:“兆海痛苦地嘆口氣:‘完了。到此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