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唱疊和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指相互以詩詞酬答。同“更唱迭和②”。
出處明 宋濂《寄和右丞溫迪罕詩卷序》:“吾昔在中州文物府中更唱疊和者,為何如耶?”
基礎信息
拼音gēng chàng dié hé
注音ㄍㄥ ㄔㄤˋ ㄉ一ㄝˊ ㄏㄜˊ
繁體更唱曡咊
感情更唱疊和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近義詞更唱疊和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齒牙為禍(意思解釋)
- 一門心思(意思解釋)
- 鬼怕惡人(意思解釋)
- 鷗鳥不下(意思解釋)
- 令人神往(意思解釋)
- 易子而教(意思解釋)
- 紫陌紅塵(意思解釋)
- 雪兆豐年(意思解釋)
- 繩鋸木斷(意思解釋)
- 寧為雞口,不為牛后(意思解釋)
- 平淡無奇(意思解釋)
- 敲詐勒索(意思解釋)
- 融會貫通(意思解釋)
- 死不開口(意思解釋)
- 嘰嘰喳喳(意思解釋)
- 通俗易懂(意思解釋)
- 遺世絕俗(意思解釋)
- 縱橫天下(意思解釋)
- 圖窮匕見(意思解釋)
- 避俗趨新(意思解釋)
- 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意思解釋)
- 縱橫四海(意思解釋)
- 坑坑洼洼(意思解釋)
- 惹是生非(意思解釋)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意思解釋)
- 末大必折(意思解釋)
- 母夜叉(意思解釋)
- 去住兩難(意思解釋)
※ 更唱疊和的意思解釋、更唱疊和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李代桃僵 | 僵:枯死。李樹代替桃樹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后轉用來比喻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 |
上氣不接下氣 | 形容因為勞累或焦急而氣喘得很厲害。 |
堅強不屈 | 屈:屈服。堅韌、剛毅,毫不屈服。 |
幫倒忙 | 指主觀上想幫忙,實際上卻起了反作用。 |
望塵莫及 | 望見前面騎馬的人走過揚起的塵土而不能趕上。比喻遠遠落在后面。塵:塵土;莫:不;及:趕上。 |
章甫薦履 | 冠被墊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顛倒。 |
以權謀私 | 以:憑借;權:權力;權勢;謀:謀求;謀取;私:私利。憑著權利謀取私利。 |
群龍無首 | 首:頭;引申為領袖。一群龍沒有領頭的。比喻沒有領頭的;無從統(tǒng)一行動。 |
同心合力 | 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
快心滿志 | 見“快心遂意”。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過而能改 |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 |
有權有勢 | 勢:地位和權力。既有權力,又有地位。 |
昂藏七尺 | 指軒昂偉岸的男子漢。 |
公才公望 | 才:才識;望:名望。才識名望可稱公輔的地位。 |
舞刀躍馬 | 揮舞刀槍,縱躍戰(zhàn)馬。比喻奮勇作戰(zhàn)。 |
有求必應 | 只要有人請求;就一定答應。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好說話。 |
穩(wěn)如泰山 | 穩(wěn):穩(wěn)固。穩(wěn)固得像泰山一樣。形容極其穩(wěn)固;不可動搖。 |
南征北戰(zhàn),東蕩西殺 | 征:征戰(zhàn);蕩:掃蕩。形容轉戰(zhàn)南北,奮勇殺敵。 |
故態(tài)復萌 |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認賊作父 | 把壞人當作父親;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 |
呼風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雨?,F(xiàn)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
可有可無 | 可以有也可以沒有。指無關緊要或不很重要。 |
鳳友鸞交 | ①比喻有情男女結成的夫婦。②比喻男女間情投意合。 |
西學東漸 | 漸:流入。西方的各種學說向東方流傳。 |
雞毛蒜皮 | 比喻無關緊要的小事或毫無價值的東西。 |
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變化大。 |
風卷殘云 | 大風把殘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比喻把殘存的東西掃蕩干凈;也用來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