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鼎一臠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鼎:古代炊具,三足兩耳;臠:切成塊的肉。嘗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個鼎里的肉味。
出處戰(zhàn)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察今》:“嘗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diào)。”
例子那上等的,自有一班王孫公子去問津,那下等的,也有那些逐臭之夫,垂涎著嘗鼎一臠。(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一回)
基礎(chǔ)信息
拼音cháng dǐng yī luán
注音ㄔㄤˊ ㄉ一ㄥˇ 一 ㄌㄨㄢˊ
繁體嘗鼎一臠
感情嘗鼎一臠是中性詞。
用法動賓式;作謂語;比喻根據(jù)部分可以推斷全部。
近義詞聞一知十
英語straws in the wind―from one learn all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雙棲雙宿(意思解釋)
- 日月合壁(意思解釋)
- 林下風致(意思解釋)
- 鶴立雞群(意思解釋)
- 男女授受不親(意思解釋)
- 明爭暗斗(意思解釋)
- 喔咿儒睨(意思解釋)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釋)
- 倦鳥知還(意思解釋)
- 視死如歸(意思解釋)
- 生公說法(意思解釋)
- 心煩意亂(意思解釋)
- 馬牛其風(意思解釋)
- 一條龍(意思解釋)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意思解釋)
- 手不釋書(意思解釋)
- 橫七豎八(意思解釋)
- 男大當婚(意思解釋)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釋)
- 會少離多(意思解釋)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釋)
- 細水長流(意思解釋)
- 當頭棒喝(意思解釋)
- 河山之德(意思解釋)
- 勿謂言之不預(意思解釋)
- 勢不可為(意思解釋)
- 置之度外(意思解釋)
- 鑿壁偷光(意思解釋)
※ 嘗鼎一臠的意思解釋、嘗鼎一臠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輕而易舉 | 輕:輕松;舉:向上托。很輕松很容易地舉起來。形容做事情毫不費力。 |
同病相憐 | 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憐:憐惜。 |
頓挫抑揚 | 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停頓轉(zhuǎn)折,和諧而有節(jié)奏。 |
頭面人物 | 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名聲或勢力的人(多含貶義)。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體。形體象土木一樣。比喻人的本來面目,不加修飾。 |
反治其身 | 治:整治;身:身體;其身:自身。反而整治自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 |
化鴟為鳳 | 比喻能以德化民,變惡為善。鴟,貓頭鷹,古人以為兇鳥。語本《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nèi)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td> |
生死有命 |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際皆由天命決定的。指事勢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
雨散風流 | 比喻離散。 |
魚死網(wǎng)破 | 不是魚死;就是網(wǎng)破。指拼個你死我活。 |
自命不凡 | 自稱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讜言直聲 | 讜言:公正的言論;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氣壯的言論。 |
穢德垢行 |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 |
戰(zhàn)天斗地 | 戰(zhàn)、斗:泛指斗爭。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 |
經(jīng)史百子 | 經(jīng):經(jīng)學,經(jīng)書,儒家經(jīng)典著作。史:史學,史書。百子:諸子百家之學。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問。 |
面有難色 | 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 |
皮笑肉不笑 |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 |
恐后爭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進。 |
忙不擇價 | 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 |
清風勁節(jié) | 喻人品純潔,節(jié)操堅貞。 |
從天而降 | 天上掉下來的。 |
呼風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雨?,F(xiàn)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yīng)付。 |
經(jīng)國之才 | 指治理國家的才干。 |
除惡務(wù)本 | 鏟除惡勢力,必須杜絕根本。 |
出神入化 | 神:神妙;化:指化境;極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進入化境。形容技藝達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
背義忘恩 | 指背棄道義,忘卻恩德。同“背恩忘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