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鈞持軸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執(zhí)政掌權(quán)。
出處明 唐順之《答曾石塘總制》:“使繼此而進以秉鈞持軸,則夫不動聲色而坐銷天下之隱憂。
基礎(chǔ)信息
拼音bǐng jūn chí zhóu
注音ㄅ一ㄥˇ ㄐㄨㄣ ㄔˊ ㄓㄡˊ
繁體秉鈞持軸
感情秉鈞持軸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當權(quán)。
近義詞秉鈞當軸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一無所有(意思解釋)
- 畏縮不前(意思解釋)
- 掃地出門(意思解釋)
- 發(fā)綜指示(意思解釋)
- 進本退末(意思解釋)
- 正身明法(意思解釋)
- 空谷傳聲(意思解釋)
- 驚心動魄(意思解釋)
- 溢于言表(意思解釋)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釋)
- 十羊九牧(意思解釋)
- 自食其果(意思解釋)
- 萬里長城(意思解釋)
- 危急關(guān)頭(意思解釋)
- 鐵樹開花(意思解釋)
- 大開方便之門(意思解釋)
- 心曠神怡(意思解釋)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釋)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釋)
- 兵戎相見(意思解釋)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意思解釋)
- 粉墨登場(意思解釋)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釋)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釋)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釋)
- 顧景慚形(意思解釋)
- 輕重緩急(意思解釋)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釋)
※ 秉鈞持軸的意思解釋、秉鈞持軸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空穴來風 | 穴:洞、孔;來:招致。有了空隙就會招致風吹來。比喻流言乘機傳開來;或比喻消息或傳說不是完全沒有來由。 |
打腫臉充胖子 | 比喻寧可付出代價而硬充作了不起。 |
胸有成竹 |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現(xiàn)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爭先恐后 | 爭著向前;唯恐落后。 |
材輕德薄 | 指才德疏淺。有時用為謙詞。 |
汗牛充棟 | 棟:棟宇;房屋。指藏書太多;運輸時可使牛出汗;存放時可堆至屋頂。形容書籍極多。 |
撈一把 | 用不正當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目不斜視 | 眼睛不往旁邊看。形容目光莊重;神情嚴肅。 |
有目共睹 | 睹:看見。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形容極其明顯。 |
吳頭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楚地長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銜接。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tài)。語本《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驹诹魉?,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td> |
遺世絕俗 | 遺世:遺棄世間之事。脫離社會獨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來。 |
讀書種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 |
地大物博 | 地域遼闊;物產(chǎn)豐富。 |
過門不入 | 經(jīng)過家門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職守,公而忘私。 |
坐懷不亂 |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沒有發(fā)生非禮行為。形容男子在兩性關(guān)系方面作風正派。 |
眾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為大家所敬仰。 |
歐風美雨 | 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覺能力。本指肢體神經(jīng)失去感覺;對刺激沒有感覺。形容思想不敏銳;對事物反應(yīng)遲鈍;漠不關(guān)心。 |
有志竟成 | 竟:終于。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終究會成功。 |
暴露無遺 | 暴露:顯露;顯現(xiàn);遺:遺漏。全部、徹底地暴露了出來;沒有絲毫遺漏。 |
迷迷糊糊 | 使人混亂煩躁迷惑不清,使渾濁不清。 |
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 舊時認為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發(fā)生的事情。 |
背義忘恩 | 指背棄道義,忘卻恩德。同“背恩忘義”。 |
雙管齊下 | 管:筆;齊:同時。雙手執(zhí)筆同時作畫。比喻為達到某個目的同時采取兩種措施或同時做兩件事情。 |
國士無雙 | 國士:國中杰出的人物。指國中獨一無二的人才。 |
好來好去 | 善始善終。 |
來情去意 | 事情的內(nèi)容和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