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本塞原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本:樹根;原:根源。比喻背棄根本,或鏟除事物發(fā)生的根源。
出處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伯父若裂冠毀冕,拔本塞原,專棄謀主,雖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例子章炳麟《儒求真論》:“遂以此為拔本塞原之義,而萬物之情狀大著?!?/p>
基礎(chǔ)信息
拼音bá běn sè yuán
注音ㄅㄚˊ ㄅㄣˇ ㄙㄜˋ ㄩㄢˊ
繁體拔本僿原
感情拔本塞原是中性詞。
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比喻背棄根本。
近義詞拔本塞源
英語abandon source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手下留情(意思解釋)
- 疚心疾首(意思解釋)
- 二百五(意思解釋)
- 來去無蹤(意思解釋)
- 力小任重(意思解釋)
- 斗方名士(意思解釋)
- 生龍活虎(意思解釋)
- 明爭暗斗(意思解釋)
- 極重不反(意思解釋)
- 毀于一旦(意思解釋)
- 懸崖勒馬(意思解釋)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釋)
- 倦鳥知還(意思解釋)
- 孝子賢孫(意思解釋)
- 心曠神怡(意思解釋)
- 興高采烈(意思解釋)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釋)
- 摧身碎首(意思解釋)
- 將奪固與(意思解釋)
- 刻不容緩(意思解釋)
- 有求必應(yīng)(意思解釋)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釋)
- 汗馬功勞(意思解釋)
- 會少離多(意思解釋)
- 妙語連珠(意思解釋)
- 斷章截句(意思解釋)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意思解釋)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釋)
※ 拔本塞原的意思解釋、拔本塞原是什么意思由漢語字典在線查詢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語重情深 | 猶言語重心長。 |
上天無路,入地?zé)o門 | 形容無路可走的窘迫處境。 |
苦中作樂 | 在困苦中勉強自尋歡樂。 |
慘不忍睹 | 睹:看。情景凄慘;使人不忍看下去。 |
敬業(yè)樂群 | 專心學(xué)習(xí),和同學(xué)融洽相處。 |
反唇相稽 | 反唇:回嘴;頂嘴;稽:爭論;計較。受到指責(zé)不服氣;抓住對方話把;反過來責(zé)問對方。 |
反求諸己 | 諸;之于的合音;反過來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或?qū)ψ约禾岢鲆蟆?/td> |
長命富貴 | 既長壽又富裕顯貴。 |
高步闊視 | 同“高視闊步”。 |
白日見鬼 | 大白天見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閑、冷落。現(xiàn)多比喻不可能出現(xiàn)的事。 |
鼻青臉腫 | 鼻子發(fā)青,臉都腫起來,形容被打得很慘。 |
兵無常勢 | 兵:戰(zhàn)爭;常:常規(guī)、不變;勢:形勢。指用兵作戰(zhàn)沒有一成不變的方式。指根據(jù)敵情采取靈活對策。 |
百戰(zhàn)百勝 | 打一百次仗;勝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戰(zhàn);所向無敵。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離家去當(dāng)和尚、尼姑。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dāng)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學(xué)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空口無憑 | 憑:憑證。只是嘴說;沒有憑證。指不足為據(jù)。 |
前腳后腳 | 比喻緊跟著。 |
經(jīng)緯天地 | 經(jīng):絲織品的直線;緯:絲織品的橫線。形容人的才能極大,能經(jīng)營天下,治理國政。 |
休戚是同 | 休:歡樂,吉慶;戚:憂愁;是:語助詞。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dān)。形容關(guān)系密切,同甘共苦。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徒:空;羨:羨慕。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 |
離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見 |
鮮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樣子。形容鮮血流淌不止。 |
南征北戰(zhàn),東蕩西殺 | 征:征戰(zhàn);蕩:掃蕩。形容轉(zhuǎn)戰(zhàn)南北,奮勇殺敵。 |
快人快語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說爽快話。 |
笑貌聲音 | 笑貌:表情;聲音:談吐。指人的言談、態(tài)度等。 |
樂以忘憂 |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 |
斷章截句 |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 |
山陰道上,應(yīng)接不暇 | 山陰道:在會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風(fēng)景優(yōu)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勝看。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應(yīng)接不過來。 |